肾病综合症中医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肾病综合症中医治疗进展

杨广

杨广(玉林市中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在内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尿蛋白、水肿、血浆蛋白低。该病病因病机复杂,单纯的西药治疗存在着易产生药物依赖,药物毒副作用大的问题,近年来,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主要以辨证分段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中医和西药分阶段辨证、西药结合专方治疗、中成药结合激素。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疗程,减少西药治疗的毒副作用,是当前肾病综合征研究中的热点。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医中西结合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021-0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在内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尿蛋白(成人>3.5g?1.73m-2?24h-1)、水肿、血浆蛋白低(≤30g/L),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浆膜腔积液、无尿等,疾病一般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和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占肾病综合征的90%以上[1]。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故尚未有特效治疗的药物,目前西医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环孢菌素A等细胞毒药物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产生的副作用较大,且难以根治,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而采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实践证明有着更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虚劳”、“腰痛”、“精气下泄”等范畴,以“尿血”论治,《内经》中称“尿血”为“溺血”、“溲血”,如《素问?萎论》有“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数溲血也。”《伤寒论》指出“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诸病候论》也指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像有热,结于小肠,故便血也。”综上基本上均是认为尿血与热有关,发病是由人体虚弱之时,外邪入侵或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致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舍,湿热内聚,瘀血阴络,血络损伤而成,日久可致湿热、瘀血兼夹为病。故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发病的原因有风邪外侵、疮毒浸淫、水湿浸渍,饮食不当、劳损内伤、淤血阻滞等多方面,中医辨证有①风热扰络②心火炽盛③下焦湿热④阴虚火旺⑤气不摄血⑥淤血阻络等证型,沈庆法[2]认为此病机的中医病理为风水泛滥;湿热蕴结;肾络瘀阻;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周硕果[3]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将肾病综合征分为风邪袭肺;湿热壅滞;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虚湿热;气阴两虚;淤水互结7型。程鹏跃等[4]将此病分为风水相搏;湿瘀互阻;湿热内蕴;脾肾气虚夹瘀;阴虚湿热;阳虚水泛。

结合现代医学,从临床的全过程来看,肾病主要涉及肺、脾、肾脏,藤晶等[5]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机的关键是脾肾两虚,脾气不摄,肾虚不固,则肾虚精微外泄,故出现脾肾阳虚,水液代谢失常泛滥,肌肤浮肿;刘尚义[6]认为该病病机为脾虚肾亏,久病湿热伤阴,是由精微物质丢失导致气阴两虚或是因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温燥之品导致的阴虚;姚连初[7]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根本是肾虚,而肺、脾、膀胱、三焦皆有肾主;王毅容等[8]认为水湿、湿热及淤血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产物。

2、治疗进展

2.1中医药治疗

2.1.1辨证分型分段治疗韦先进[9]将肾病综合征分四个证型进行论治,以补肾健脾法治疗脾肾气虚型;以温补脾肾法治疗脾肾阳虚型;以滋肾养肝法治疗肝肾阴虚型;以养阴益气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许建[10]以中药处方对患者进行辩证分型论治:方用疏凿饮子加减治疗湿热壅盛型;方用参芪地黄五苓散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方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脾肾阴虚型。宁为民[11]将肾病综合征水肿阶段和水肿消退阶段分段治疗,水肿期脾肾阳虚用真武汤合五皮饮,风邪外侵用银翘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此阶段主要是以消肿为主,水肿消退后,气阴两虚用六味地黄丸、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丸均加二至丸。

2.1.2专方专药治疗钟锦[12]等使用川芎治疗肾病综合征,一个疗程之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纤维蛋白原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武[13]等采用绞股蓝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缩短了治疗时间,对因服激素药而引起的失眠、心悸、盗汗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2.1.3其他疗法杨良机[14]使用“穴埋闷灸”的针灸治疗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总效率82.15%。赵忠芳[15]等使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治疗结果显示,益母草注射液能够明显地改善微循环,对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

2.2中西医结合治疗

2.2.1中医和西药分阶段辨证宋卫国[16]等以激素疗程,配合中药辨证分型论治:阴虚湿热型,方用知柏地黄汤加玉米须、六月雪、女贞子、青风藤等;气阴两虚、水湿内停型,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脾肾亏虚、血瘀水阻型方用无比山药丸合四物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8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3.3%。于红军[17]以口服利尿、降脂、减少尿蛋白药物及免疫调节治疗,配合自拟益肾汤进行分期辩证治疗,基本方为黄芪、白术、茶树根、熟地、泽泻、枣皮、益母草、茯苓,激素治疗早期:脾胃阳虚者加。激素治疗分初期脾胃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风热犯肺型、气滞水停型、湿热壅滞型;激素治疗中期:肝肾阴虚、阴虚内热、湿热症、持续尿蛋白者;激素治疗后期,随激素的撤减,肾阳虚者加菟丝子、仙茅等、脾气加服补中益气丸、兼有余热者用生地、加知母、白茅根。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12各月之后,完全缓解22例,尿蛋白定量持续<0.2g/日,症状、证候与体征完全消失,显著缓解11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92.5%。

2.2.2西药结合专方治疗刘强[18]等采用标准激素疗程联合中药自拟益肾汤(熟地、山药、旱莲草、女贞子、丹参、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地骨皮、全蝎、益母草)治疗肾病综合征,总要效率90.47%。高一萍[19]采用激素及对症加中药内服方(蚕茧壳、僵蚕、蚕砂、蝉衣、党参、生黄芪、淮山药、茯苓、淡附片、仙灵脾、葫芦巴、补骨脂、益母草、露蜂房)及中药外浴方(麻黄、桂枝、细辛、附子、羌活、防风、当归、益母草),总治愈率98.2%。

陈翔飞以西药泼尼松口服;足量治疗8周后,每2~3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10mg/d时,再维持半年左右。治疗8周尿蛋白未转阴者,加环磷酰胺静脉注射,配合自拟药方(加减):益母草、川芎、莪术、桃仁、红花、当归、丹参、赤芍、海藻、昆布、大黄、僵蚕、胆南星、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黄芪、生甘草、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22例,完全缓解14例,显著缓解4例,部分缓解3例,有效率达到95.5%。张华[20]以标准激素疗程配合自拟肾愈汤(黄芪、太子参、山茱萸、生地、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益母草、鸡血藤、丹皮、鹿衔草,加减白茅根、大腹皮、地榆炭等)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65例,完全缓解28例,显著缓解16例,基本缓解12例,有效率86.16%。

2.2.3中成药结合激素黄颖[21]采用标准激素疗程配合口服肾特灵Ⅱ号汤剂,总治愈率93.3%。杨鸽华[22]采用强的松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王振[23]等应用激素及低分子右旋糖苷联合丹柯注射液,两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BUN、Cr、TC、TG、24小时尿蛋白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有明显降低。

3、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复杂,以虚为主或虚中有实或虚实错杂,但总体是以虚损为主,涉及肺、脾、肾、心、肝等脏,主要是以湿热淤阻为患。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较好地减少西医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了治愈率,但报道具有重复性,且疗效没有统一的标准,中药处方中用药味数过多,难以对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提高肾病综合征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牛玉凤.肾病综合症病人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

[2]沈庆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7).

[3]周硕果.浅谈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6).

[4]陈鹏跃.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辨证食疗探析[J].光明中医,2012,(10).

[5]滕晶,孟国玮.芪苓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

[6]顾尽晖,刘尚义.经验方苓消汤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3).

[7]姚连初.肾气丸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J].中成药,2000,22(10).

[8]王毅蓉,张泽,肖桦.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2).

[9]韦先进,朱辟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

[10]许建.中医分型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1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

[11]宁伟民,詹丽霞,何世东.治疗顽固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验[J].疑难病杂志,2003,2(5).

[12]杨敬,熊维健,钟锦.川芎针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血症2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6).

[13]朱建新,陈武.绞股蓝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1).

[14]杨良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埋闷灸”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7.

[15]曹宗新,赵忠芳.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3,22(8).

[16]宋卫国,曾玉群,皮持衡.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48例[J].光明中医,2012,27(12).

[17]于红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0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

[18]高娜,刘强.自拟益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

[19]高一萍.中西药联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J].江苏中医药,2007,39(9).

[20]张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9).

[21]黄颖.肾特灵Ⅱ号联合强的松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08,8(8).

[22]杨鸽华.强的松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8,12(4).

[23]刘金凤,王振.丹柯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