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3

浅析肖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孙海燕

【关键词】肖邦浪漫主义速度力度《华丽大圆舞曲》

肖邦———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以其所具有民族特点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不仅成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也是19世纪东欧民族乐派的先驱。肖邦后半生生活在法国巴黎,巴黎是19世纪西欧的重要政治,文化中心,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在这里得到最辉煌的发展和繁荣。这一切都对肖邦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决定了他一生的创作道路。

肖邦的作品大致分为:第一种是具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例如:《第一叙事曲》和《降A大调波兰舞曲》。第二种是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例如《革命练习曲》和《b小调谐谑曲》。第三种是包含哀悼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第四种就是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还有不少夜曲和幻想曲。

一、浪漫主义精神体现

肖邦在音乐进行中,有时采用速度的细微渐变。他的抒情性旋律与多种声乐体裁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善于从波兰民间音乐的音调以及波兰民族歌剧、意大利歌剧中吸取多种因素的表现特征,特别是歌剧中宣叙调的表现特性,并把他们融会在自己独特的抒情性旋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综合的、“肖邦式”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这种音乐语言细腻、富于变化,有时需要有细微渐变的速度来适应音乐语气的这种变化。它们不仅提示了音乐进行的速度特,而且还暗示了音乐语气的细微变化。速度细微渐变的这一用法体现了“钢琴诗人”肖邦在作品中“自我抒情”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有人把自由节奏“tempo,rubato”称为肖邦音乐的灵魂。其要领就是在音乐进行中安排某个局部进行细微的节奏移位作为表情的手段。“rubato”这个标记,在肖邦手稿中,只写到1836年,大约从Op27后就不再注有这个标记了。在肖邦作品中,被肖邦亲手标记过“tempo,rubato”或“rubato”字样的大致有10部作品。肖邦在抒情性旋律速度的布局上,具有结构力的思考,以多样化的速度布局来适应各种音乐情绪变化的需要。

另外,力度表现在肖邦抒情性旋律中也有着重要的表现意义,它存在于抒情性旋律的材料结构和速度布局之中。在肖邦的抒情性旋律中,中级力度记号“mf、mp”出现次数很少,它们似乎被“<>”记号或“cresc”、“decres”所代替。特别是在大多数抒情性旋律线下面都有“<>”力度标记———这种力度标记往往与音乐的句法结构是一致的,它符合肖邦抒情性音乐"声乐性"的特征。旋律线下面由pp~f或f~pp之间的力度转换,不是简单的力度级差对比,而是力度随着旋律进行的方向、音调的倾向、感情紧张与松弛的变化,表情的渐长与渐退。它所获得的是同级力度范围的不同强弱层次。从肖邦“橄榄形”力度特征来看,抒情性旋律的力度主要应在中级力度这个层次上。

在肖邦的钢琴音乐中,重音记号和“sf”记号常常出现在弱拍或弱位上,这种“错位”改变了原节拍的强弱规律,造成了一种力度上的切分张力。如《夜曲》Op15-Nr3里的这种重音记号和sf记号的用法很多,肖邦力图通过这种力度上的切分效果来表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

二、举例分析

肖邦离开祖国后,其创作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原先的抒情性、幻想性和以华丽演奏技术为特征的沙龙气息转变为充满悲愤和热情的英雄气概,戏剧性起着主导作用。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具有抒情性与戏剧性对比的特征。下面对肖邦的作品进行分析:

《降E大调圆舞曲》又称《华丽大圆舞曲》是肖邦在1831年创作的。这是一首高技巧,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发表的第5首圆舞曲。此曲曾经被俄罗斯舞蹈家福金用于舞剧《仙女》群舞场面的配乐。本乐曲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降E大调,急板,3/4拍子。乐曲的开头是右手重复15个音,由强到弱,预示着舞会的开始。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左右手都采用了跳音,表现舞者的舞步轻盈。全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为华丽而轻快的气氛定了基调。第二部分的主题转为了降D大调,运用了向上大跳的音程的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表现了舞会的欢快,每个舞者都热情奔放。偶尔的装饰音给整个舞曲带来了生气,使乐曲不在是单纯的重复旋律。在结尾处重复开头的旋律但是把第二部分暂时推向了小高潮,烘托了乐曲的华丽性。第三部分主题继续保持在降D大调上,休止符的运用,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还运用了装饰音,使乐曲更加欢快,使重复的旋律变得不一样,也衬托了跳舞者的快乐的心情。同时也加快了速度,为以后的高潮做了铺垫,也预示着舞曲的高潮就快到来了。第四部分转为降G大调,第一首(降A大调)、第五首(d小调)、第十一首(a小调)、第十二首(c小调)等。在上述这些作品中,肖邦注入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奔放的热情。这些乐曲的内容,大部分都与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对祖国沦亡的悲痛感触相联系。

肖邦的练习曲并不是仅仅为练习技巧而写,也不像李斯特的练习曲是纯粹炫技性的。他写作练习曲首先是从音乐形象出发,同时又具备了某种特定的技巧练习,因此,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都写过练习曲,但其艺术价值都远比不上肖邦。他的巨大贡献在于不仅控掘了钢琴乐器本身所特有的表现力与潜力,同时也焕发了钢琴家手指的最大潜能。在技术上,他首先建立了“键盘地形学”的萌芽思想。他练习曲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五光十色的和声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变换,这是他所有成熟音乐的共同特点,但却最突出的表现在练习曲中。肖邦的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史上的里程碑,它们极大的影响了肖邦同时代及后世的作曲家,如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思克里亚宾及德彪西。肖邦是成功地将练习曲特定的技巧训练目标同重要的艺术内容相结合的第一人;李斯特和勃拉姆斯只是师从肖邦的榜样。肖邦的练习曲是晶莹透澈的技巧练习,也是浓缩简练的音诗。

练习曲OP.10和OP.25既有严格的技巧训练,又有出色的创新和钢琴音色的特殊敏感。《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3)被称作“离别”,有大幅度的感情起伏,是一首练习旋律的曲子,其旋律极其优美,充满挚爱,在肖邦的作品中属于比较突出的。《a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1)被称作“冬天的风”,右手先单独奏出作为乐曲基础的主题,然后两手共同演奏这个主题,这是一个庄严的旋律,像是一个召唤,从标记了Lento的动机产生出一个主题,构成这首乐曲。它带有英雄性的音调,首先表现出激动的特点。当旋律从左手转到右手,而左手担任经过句的演奏时,有一刹那紧张性减弱下来。最后,两手同时演奏快速的经过句,推向惊人的高潮。整首乐曲要求演奏者有高度的精确性、速度和耐力。乐曲结尾处,动机以低音部开始轰鸣,然后变成密集的和弦。双手演奏一串迅疾的音阶结束了这首壮丽的音诗。这首乐曲几乎是爆炸性的力量、疾劲的动力完全控制了听众。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作品10之12)被称作“革命”,是肖邦1831年去巴黎途中,在得知俄军入侵华沙时的悲愤之余写下的,全然不同于一般训练技术的练习曲,而以其鲜明的音乐形象赋予练习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乐曲的低音部分以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大幅度地急骤起伏,如同心潮在咆哮;高音部分以加强八度的附点节奏弹出具有英雄气概的刚毅主题,如同在狂风逆浪中奋臂疾呼。其间激昂的号召、内心的苦痛、愤怒的抗议等各种情绪轮番交替,形成一阵阵巨大的声浪,表现了肖邦当时起伏澎湃的心情。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的倾泻中宣泄出无比悲愤的感情,不难看出他内心情绪的极度激动。乐曲的结尾非常哀痛,似在对祖国的前途深深地忧虑,但最后仍然回到刚毅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三、高度艺术性与爱国情操的完美结合

练习曲创作作为肖邦的主要创作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其美学表现。浪漫主义乐派崇尚感情美学,他们崇尚感情,音乐创作完全表现人的情感,不受宗教的束缚。舒曼曾经说过:“理智往往会犯错误,而感情却不。”这一句话将他们对感情的崇尚高度的概括起来。在浪漫主义时期,感性美学代替了理性美学,表现的功能压抑了结构功能,功能性比较弱,而色彩性比较强。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们还非常重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注重社会功利性,提倡音乐作品的标题和内容相结合。在创作方法上,使用夸张性、幻想性方法,使本来不现实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在精神方面,向往理想和完美。

肖邦的音乐具有优雅精致和纯真朴实的特点,他与生俱来的高贵性和祖国沦亡的屈辱感,虽然表面看起来生活很繁华,可是内心却非常的孤独,身体虚弱心灵却很坚强,这些矛盾体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形成了他音乐和谐、含蓄的特点。他的每一部作品,从构思到语汇,都是纯粹钢琴性的。他的作品旋律流畅而优美,虽然使用大量的装饰音,但是并不会让人产生“画蛇添足”的感觉,反而使作品更加的婉转和低回。他注重和声的色彩性和明暗对比,在旋律动听的基础下也不忽略织体,每一首作品的伴奏音型都写的非常细致和独特。

肖邦之所以被称为“钢琴诗人”,是因为其音乐魅力无限,并无哗众取宠之意,他的感情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他是从诗的角度,从唱歌的角度来处理每一个音的,所以波兰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称其为“钢琴诗人”。

肖邦在创作非常重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这是浪漫派创作的美学特征之一。应该说肖邦的音乐创作都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他的音乐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在其早期的创作中,表现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想象,在波兰沦亡之后,他的音乐创作中那种民族危机感和忧虑愤怒的情绪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还有一些是对民间风俗和自然风光的热爱,这些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情感表现的显著特征。其作品中高度的艺术性与爱国情操的完美结合,更是其创作的美学特征和表现。

参考文献:

[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1

[2]沈旋,夏楠主编.古典音乐欣赏50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1

[3]张前,王次棹.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199251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