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张力性气胸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张力性气胸临床体会

王珏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张力性气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中收治的24例新生儿张力性气胸患者,实施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HFOV)治疗,记录通气前和通气后24小时后动脉血气分析数据和氧合指数,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24小时后PaO2及氧合指数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张力性气胸具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病死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新生儿张力性气胸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highfrequencyoscillationventilatoryandthoracicdrainagetotreatneonataltensionpneumothorax.Selectionmethods:fromJune2011toJune2014monthsof24casesofneonataltensionpneumothoraxpatients,andtheimplementationofhighfrequencyoscillatoryventilation(HFOV)andthechestcloseddrainagetreatment,recordbeforetheventilationandventilationafter24hoursafterarterialbloodgasanalysisdataandoxygenationindex,discussthetherapeuticeffect.Results:after24hours,thePaO2andoxygenindex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before(P<0.01),which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highfrequencyoscillatoryventilationandthoraxcloseddrainagetreatmentofneonataltensionpneumothoraxhassignificantcurativeeffect,toimprovethepatient'ssymptoms,casefatalityrateislow,isworthyofreferenceforclinical.

[Keywords]highfrequencyoscillationventilation,chestcloseddrainage,neonataltensionpneumothorax

新生儿气胸是由于肺泡膨胀过度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引发的疾病[1]。病情较危重,发病率达2%-4%,且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高达5%-20%。尤其张力性气胸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更是一种危重症,若不能得到早期识别及正确治疗,会使新生儿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2]。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24例新生儿张力性气胸患者,通过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病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中收治的24例新生儿张力性气胸患者,所有患者均已了解治疗用药方案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安排。其中男14例,女性10例,4例早产儿,20例足月儿,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17例,新生儿肺炎3例。所有患儿均存在明显的气急、呻吟等呼吸窘迫临床症状;通过胸部X线检查显示为气胸,同时肺组织压缩大于30%;查体能见单侧或双侧胸廓隆起,患儿呼吸音降低、心音低,部分患儿为机械通气过程中病情突然变化,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绀甚至苍白、突然烦躁、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动或者下降及心率下降等。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如吸氧、保暖、血管活性药物、保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再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HFOV)治疗。HFOV治疗方[3]:参数调节:启动HFOV,利用尽可能低的平均气道压使患儿的氧合及通气状况得到改善。参照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气分析测定从而调节参数,使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在60-90mmHg,X线胸片显示膈肌处于第8、9后肋,SaO2:早产儿84%-91%、足月儿91-96%,调节振幅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保持在35-55mmHg。允许二氧化碳分压(PaCO2)偏高,氧分压(PaO2)偏低。初始参数:振荡频率7-10Hz、MAP8-14cmH2O、经皮氧饱和度0.6-0.8及振荡幅度80%-100%。按照患儿血气分析、胎龄、体重选择合适的初始参数。参数调整:给予所有患儿多功能监护仪监护,维持正常的血压、心率、及体温。定时复查血气分析,依据结果来调整参数。调整原则是使通气压力尽可能地低,在降低FiO2前先将MAP降低。如高氧血症先调整MAP<10cmH2O再降低FiO2<0.6,低氧血症先提高FiO2再将MAP提高。撤机:患儿症状平稳后,胸部X线片显示已吸收气胸、血气分析结果处于正常范围、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儿一天内未引出气体、慢慢下调通气参数(每次调整的参数为1-2个)至:RR7-10Hz、Paw<6-9cmH2O、FiO2<0.3-0.4,再改成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直到撤机,部分患者高频振荡通气参数比较低的可直接撤机。胸腔闭式引流在撤机、夹管2天复查X线无气胸后拔除。

1.3疗效指标

观察记录患儿通气前和通气后24小时后动脉血气分析数据和氧合指数。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及氧合指数情况的比较

经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张力性气胸后,患者PaO2、PaCO2及氧合指数情况显著高于治疗前,两组间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新生儿气胸是因胸腔压力的急剧变化及气道阻力的增加导致气体异常分布,引起肺泡膨胀过度破裂[4],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更是一种危重症。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治疗的关键是在及时诊断的基础上,采取胸腔穿刺抽气减压使呼吸、循环功能得以改善,随后尽快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尽可能多排除胸腔积气,避免病情反复,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HFOV具有以下特点:高呼吸频率,潮气量极小,平均气道压稳定而低,通气策略有高容量策略及低容量策略,通气中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较轻。HFOV是一种高频率、低于生理死腔的低潮气量及低通气压力通气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其通过高速流动的气体增加对流和弥散、肺区域气体交换不均性及肺泡直接通气等作用,促进肺组织气体更加迅速、有效的交换,有利于肺血氧合,促进CO2排出,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对气胸及呼吸衰竭的治疗十分有效[5]。因为HFOV能够在比较低的气道压及吸入氧浓度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进而避免了高浓度吸氧及再发气压伤所引发的后遗症如慢性肺部疾病,所以非常适合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的临床治疗,而上述这些并发症恰恰是常频模式治疗中难以避免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新生儿张力性气胸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现患儿的肺通气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可对新生儿张力性气胸起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明显改善病患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丹,黄西林,李小萍.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气胸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7):499-501.

[2]孙慧清,熊虹,康文清.高频振荡通气对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35-37.

[3]陈蓓,苏萍,林广.高频振荡通气与常规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并发症的对比[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53-2558.

[4]梁文英.新生儿气胸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J].中国实用医刊,2011,(2):90-91.

[5]黄国盛,毕雷,闭雪兰.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