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超声检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检查

曹淑平

曹淑平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院峻德分院154100)

【摘要】目的:二尖瓣狭窄的超声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二尖瓣狭窄患者24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结果:目前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定性诊断几乎为100%。结论:超声技术已成为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可判断房室大小,并可直接观察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045-02

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和老年人。二尖瓣钙化引起者少见。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中二尖瓣发病率占95%~98%,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25%[1]。超声技术已成为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可判断房室大小,并可直接观察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二尖瓣狭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在22~70岁,平均年龄42岁。

1.2超声检查检查时患者平卧或左侧卧位,主要检查左室长轴观、心尖四腔观和二尖瓣水平短轴观,观察瓣膜形态及功能改变、房室大小。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测二尖瓣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计算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压差及二尖瓣口面积等。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主要观察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改变。

2.结果

2.1切面超声心动图

2.1.1左室长轴观及四腔观: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因瓣膜粘连,瓣尖部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由于瓣体病变较轻,且舒张期瓣口排血受阻,因此,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呈气球样向左室突出,呈所谓圆顶状运动,常见于隔膜型狭窄,往往是实施二尖瓣狭窄成形术的最好指征。当病变严重时,瓣体也可增厚、纤维化、钙化,活动减小或消失,腱索增粗,相当于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后叶活动度明显减小,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左房因血液淤积,故可增大。晚期可见右室、右房扩大。

2.1.2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可见二尖瓣前后交界明显粘连,瓣膜增厚,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开口变小。舒张期失去正常鱼嘴形,边缘不规整。在此观中可直接描记出二尖瓣口面积,该方法与手术测值相关良好。

2.2M型超声心动图

2.2.1二尖瓣波群:二尖瓣狭窄时,舒张期左房血液不能顺利经二尖瓣口进入左室,因此在整个舒张期中,左房与左室间始终保持较高的压力阶差,左室内压减低。由于左室面向左房漂浮二尖瓣的压力变小,使二尖瓣前叶靠近室间隔,舒张中期向左房的运动速度减慢,故二尖瓣曲线显示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呈“城墙样”改变,EF斜率(EFslope)减低,A波消失。有报告正常人EF斜率为162.1mm/s,二尖瓣狭窄平均为16.6mm/s。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左室顺应性减低,EF斜率也减慢,但无二尖瓣叶增厚,前后叶呈镜向运动。

2.2.2E峰下降幅度:正常人E峰后下降幅度指EF间垂直距离,平均为16.1mm,二尖瓣狭窄者F点凹陷消失,故E峰下降至A峰间距离平均为6.1mm。

2.2.3二尖瓣前后叶曲线:正常二尖瓣舒张期开放时,前后叶的EA峰相反呈镜向运动,收缩期关闭时,形成CD段。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因前后叶粘连,舒张期前后叶运动曲线可呈同向运动。但少数患者因粘连较轻,也可呈镜向运动。

2.2.4由于二尖瓣纤维化和钙化,二尖瓣膜厚度增加,二尖瓣活动曲线增粗,回声增高,心底波群显示左房大。

2.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2.3.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二尖瓣狭窄时,由于舒张期经过二尖瓣口的血流受阻,左房压增高,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加快。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室流入道血流经过二尖瓣口时变细,形成射流,射流束主要显示为红色,色泽明亮,在离开二尖瓣瓣尖后,直径迅速增大在左室内可形成五彩镶嵌的烛火状形态。

2.3.2脉冲多普勒检查:左房内血流速度减低,二尖瓣口流速增高,当二尖瓣狭窄的射流速度超过脉冲式多普勒的测量范围时,在曲线图中会出现混迭效应。当心房纤颤时,则A峰消失,频谱曲线呈单峰状。

2.3.3连续多普勒检查:可记录到二尖瓣口的舒张期射流频谱曲线,E波上升速度增加,峰值高于正常,E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A波峰值高于正常,下降速度增加。在二尖瓣狭窄时,E波多高于A波,在少数轻度二尖瓣狭窄时,A波高于E波。二尖瓣跨瓣压差增大,利用简化的柏努利方程,根据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可以计算出舒张期左房-左室间最大瞬时压差和平均压差。

3.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的定性诊断几乎为100%。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出各种类型的二尖瓣病变的病理解剖特征,对狭窄做出定性及定量诊断,评价左室大小和收缩功能。部分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胸壁较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胸廓畸形或近期胸部手术等原因经胸超声心动图不能获得满意图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对于拟实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常规术前检查项目。如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者常有左房血栓,此时是实施二尖瓣瓣膜成形术的禁忌证,鉴于经胸超声心动图探测左房血栓的敏感性较低,临床上对怀疑有左房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有无左房自发显影、血栓的形成及其位置、数量、大小等,有助于指导手术摘除或预防栓子脱落造成栓塞[2]。同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为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提供更精确的形态学评估,有助于手术病例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

多普勒技术能提供更精确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彩色多普勒可通过血流会聚方程估算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频谱多普勒可根据左房压的减半时间、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以及连续性方程来估测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与二维超声表现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采用二维超声进行观测比较准确,因为术后心房和心室顺应性均会发生改变,对多普勒测量有影响。②从多普勒速度频谱曲线可计算二尖瓣平均压力梯度,然而在临床上压力梯度不像瓣口面积被广泛采用,因为压力梯度依赖于跨瓣流量的改变。③连续性方程,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压力减半时间二者测量结果有较大出入时可考虑采用此法。

参考文献

[1]张鹏;池菊芳;郭航远;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年04期.

[2]刘新,王颖丹,谷青,王金洲,宋丹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