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留置针的排气技巧

/ 1

Y型留置针的排气技巧

杨志华

杨志华(山西省静乐县人民医院山西静乐035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78-01

近年来,Y型留置针因其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留置针使用说明书还是基础护理操作规范中的体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1]都没有对留置针的排气方式做细致的介绍。按照留置针使用说明书上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排尽留置针内空气,气体常会残留于肝素帽和侧口处(即Y型的另一分叉处),在快速输液,静脉注射药液和正压封管时由于涡流的作用常会有少量的气泡出现在Y型留置针的连接管中,甚至随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和家属产生不安全感,也给护士工作带来不便,甚至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因此,排气时完全排尽Y型留置针内气体,掌握Y型留置针的排气技巧已成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1方法

1.1常规法打开包装取出留置针→将已排气后的输液器头皮针钢针全部刺入Y型留置针的肝素帽→打开调节器自然排除留置针内气体到留置针套管→关闭调节器→用小胶布固定头皮针针柄与肝素帽。

1.2改进法打开包装取出留置针→左手持Y留置针三通部位使留置针处于叉尖向前向上45°角倾斜的状态→右手将已排气后的输液器头皮针钢针针尖斜面刺入肝素帽→左手直立留置针,右手松开调节器待液面通过肝素帽后,再将输液器头皮针钢针全部刺入→以右手拇指与食指缓缓松动侧口处旋钮→见液体充满侧口后立即向后拧紧旋钮→继续排气到留置针套管→关闭调节器→用小胶布固定头皮针针柄与肝素帽。

2讨论

排气的过程是一个使空气在液体的压力作用下不断排出的过程,排气过程中必须使气体有一个通畅的出口,气体方能顺利排出。头皮针针头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后,排气时气体的排出顺序为肝素帽→三通→连接管→套管。Y型留置针的肝素帽是通过一个约1cm长的小圆柱孔与留置针的三通主干相通的,我们日常所用的常规排气法,在头皮针钢针经肝素帽全部插入留置针后,针尖斜面已超过肝素帽且接近于小圆柱孔的出口处(若头皮针型号为7号或9号时,针尖斜面就会完全通过小圆柱孔进入留置针了),从针尖斜面流出的液体在肝素帽之上,液体封闭了肝素帽内气体通过小圆柱孔从留置针的排出,致使气体残留于肝素帽中。同样,由于留置针连接管与三通的主干呈垂直连接,而侧口只为Y型留置针三通上的一个分叉,且旋钮紧闭,排气过程中液体从三通主干由连接管排出时也封闭了侧口处气体的排出,从而此处的气体也被残留了下来。

改进排气法是左手持Y留置针三通部位使留置针处于叉尖向前向上45°角倾斜的状态,这样肝素帽就处在下面,肝素帽内的小圆柱孔的出口也处于向前向上45°角倾斜的状态,这样既便于操作,又便于观察。先将头皮针针尖斜面刺入肝素帽,呈90°角直立留置针,待液面通过肝素帽进入三通后再将头皮针钢针全部刺入肝素帽,此法使得排气时肝素帽内气体一直处于液面之上,气体有了一个通畅的出口,从而顺利排除了肝素帽内气体;接下来松动输液接口处旋钮这一动作,使输液接口处的气体有了一个通畅的出口,且由于侧口的横截面远远大于留置针套管的横截面,故而侧口处气体在液体压力作用下能迅速排出,旋紧此处旋钮后,液体才会从留置针连接管中缓缓前行到达套管。此种排气法由于排气次序的合理安排,使得排气过程中Y型留置针内气体随着液体的流动一直向外排出,不留死角,确保了Y型留置针内无气体残留,一次性排气成功。既消除了不安全隐患,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春舫,任景坤.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