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王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王超

王超

中国三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渗漏问题一直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结构排水系统不合理,结构出现裂缝现象都是导致渗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该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广泛,是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前言:工程施工中的任一疏漏,都会干扰其安全和质量。工业民用建筑作为主要建筑形式,防水防渗施工极为必要。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及施工要求,对外墙、门窗、地下室、屋面、厨卫等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工业民用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所以对于质量的要求也就相对来说比较高。可是即使在施工的过程中一直对质量有所控制,但是质量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建筑工程之中。其中漏水渗水就是最普遍的质量问题之一。建筑施工发生漏水渗水的现象,一方面会给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完整带来破坏,还会损害管道设备等,另一方面也会给建筑的物业管理以及给维修等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提高防渗漏的技术水平,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在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提高防水防渗漏的技术水平,一方面能够帮助提升建筑业的发展,让建筑物的性能变得更加良好,也会让建筑企业自身的利益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提高防水防渗漏的技术,还有利于维护使用人的利益,防止因为渗水漏水而产生的财产损失。当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漏的技术,国家和建筑企业都进行了技术的探索。对于国家来说,对于施工的验收等都做出了一定的规定,对于验收的规范、质量标准以及防水工程的设计图纸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讲,也进行了防水防渗漏的技术探索,不仅在施工工艺上有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操作要求、测试手段以及在方法等方面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二、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标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若是发生渗漏问题,会影响居民生活,导致办公环境遭到破坏,并且会改变建筑结构,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发生渗漏现象,需要根据渗漏的级别,采取对应的解决办法。渗漏的初始阶段,主要特征是墙面有起皮、渗水现象,继而出现水滴,并且呈现持续状态;渗漏的后期阶段,主要特征是墙面损害严重,室内的结构遭到破坏,严重者会发生坍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防水防渗施工需要满足标准需求,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艺的标准性。(2)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现象,需要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进行维修。(3)面对建筑渗漏问题,对于施工技术的选择,需要符合细节要求,并且不影响建筑的其他结构。

三、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外墙防水防渗技术

(1)控制填充墙缝隙。采用砂浆,对框架梁柱和砌体之间的夹缝进行镶嵌,确保其密实性。并控制砌块和墙体高度,其与梁、楼板的距离以20-22cm为宜。一周之后,采用侧转或立砖,斜砌剩余墙体,确定砖卸砌和水平向夹角。以砂浆进行空隙填充。倘若墙体砌筑中,应用干砖,先润湿,控制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量,含水率不超过16%。(2)外墙抹灰。分层抹灰,将聚丙烯添加到砂浆中,控制裂缝。完成基础清洁工作后,抹灰。定浆,采用尺板将其紧密贴实,用铁抹子砌成反搓,洒水,涂抹素水泥浆,经墙体吸收之后,抹灰。在抹灰层中设置厚度为5mm的钢丝网。(3)外墙面砖施工。贴面砖之前,观察找平层是否存在空鼓、裂缝、起壳情况,涂抹水泥浆。贴面砖时,确定水泥浆比例,使其处于饱满状态,添加抗裂剂,达到良好的防水防渗效果。

3.2门窗防水防渗技术

因门窗的活动性,增加了防水防渗施工难度。(1)安装铝合金门窗时,参考施工标准及要求,选择优质铝材和配件。严格控制安装过程,避免出现变形、损坏。(2)完成门窗安装工作之后,予以检查,并做好密实工作。(3)塞堵门窗四周缝隙。控制防水砂浆比例,将其确定为1:2,将门框四周分层填实,将防水砂浆涂刷在门窗外侧,避免塞缝空鼓。(4)将内、外窗台高度差设置为20mm,确定配水坡度,以鹰嘴状设置窗楣。选择防水性好的外墙涂料,涂刷板底。

3.3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地下室的主要功用是杂物堆放,防水防渗施工中,很容易被忽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依据工业民用建筑设计要求,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抗压强度进行确定,合理设置和构造预埋件、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和穿墙管道等。(2)施工过程中,使缝隙和缝口保持清洁。混凝土底板浇筑过程中,对其厚度和高度进行严格控制,满足无缝施工要求。(3)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工作之后,采用正确的方法,落实科学养护工作,使温度和湿度都能够满足养护要求。(4)依据实际工程要求,浇筑防水混凝土,并对施工缝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在底板和顶板上部预留施工缝。假使墙体中一定要预留施工缝,可将其更改为水平缝,有效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

3.4屋面防水防渗技术

工业民用建筑中,屋面的主要作用是承重、隔热和保温。檐沟、天沟和气孔管道处容易发生渗漏问题。主要根源是钢筋变形、浇层作业不合理、混凝土冷缝及现浇混凝土漏浆等。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针对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温湿度、外部环境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优先选择适用性强的温度卷材及防水防渗材料等,严格安全具体规范及要求执行工作。(2)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使其处于连续浇筑状态,规避因温度过低,导致裂缝问题。(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将振捣密实工作落实到位,严禁出现漏筋漏浆问题。找平层作业中,依据结构背景,确定材料刚度,并参照外部情况,合理设置屋面坡度,避免因积水问题导致渗漏情况。

3.5厨卫防水防渗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厨房和卫生间的日常用水量比较大,需要对防水防渗工作进行严格考量,保持建筑工程内部的整洁性及干燥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依据建筑工程背景,对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高度进行合理设置。其要比卧室和客厅地面低20mm左右。在结构施工中,确定准确的高度差。依据边坡背景,使地漏口比周边地面低10mm。将防水层位置确定为墙根上部30cm处。(2)将厨房和卫生间的抹灰范围界定为0-180mm,并应用防水粉。(3)采用微膨胀剂和细石混凝土,对穿楼板管道和烟道进行设置,将周边凿毛,进行模板支撑,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将坡度设置在管道周围200mm范围处。(4)开展地面防水施工时,先进行结构试水,从根源上控制渗漏问题,并予以处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涂膜。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要求提高。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基于此,论文研究了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施工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渗漏现象,并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唐庆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分析叨.居业,2015,10(24):91—92.

[2]魏瑞东.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浅探.四川水泥,2016,11(06):137.

[3]李义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四川水泥,2016,(02):163.

[4]张建国,张志刚.论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