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不同阶段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脑卒中后不同阶段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张静怡刘景隆郭宇奚彩艳陶伊娜

张静怡刘景隆郭宇奚彩艳陶伊娜(黑龙江省康复医院1501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病人的计划制定、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给予不同阶段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都差于实验组(P<0.01)结论脑卒中病人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后临床上取得显著效果,病人的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明显提高,使病人快速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卒中康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034-02

【Abstract】PurposePlanofclinicalnursingpathinpatientswithstrokesetting,usethemethodandclinicaleffect.WaysCollected100casesofstrokepatients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50patient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conventionalnursing,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clinicalnursingpathwayindifferentstageofrehabilitation.Tocomparetheclinicaleffectof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Controlgrouppatientsindailylifeabilityandsportabilityintheexperimentalgroup(P<0.01).ConclusionStrokepatientsreceivedclinicalnursingpathwayhasachievedremarkableeffectonclinical,livingandmotorfunctionofpatientswasimproved,therapidrehabilitationofpatients,improvepatientqualityoflife.

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病是脑卒中,其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当前脑卒中病人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临床护理,大部分认为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提高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基础是从整体护理出发,把病人做为核心,结合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制订程序化及预见性的护理计划[3]。该研究主要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病人在计划制定、使用方法和临床效果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4]:①病情稳定,发病3到4周的康复期病人;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10分;③肢体功能障碍,Brunnstrom评分2到3级;④不受语言及意识障碍影响的病人;⑤病人了解护理方案,其愿意主动配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卒中病人,通过随机表法把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15例女,35例男;年龄59~83岁(平均57.13岁)。实验组19例女,31例男;年龄57~79岁(平均56.53岁)。对比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发现没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给予不同阶段康复临床护理路径。以下为详细方法:

1.2.2临床护理路径

1.2.2.1个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尊严和人格。与病人建立好的护患关系。礼貌待人,以情教人,让患者有稳定情绪,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

1.2.2.2心理支持脑卒中后因为大脑自身器质性受到损伤或者各种功能障碍、病痛的影响,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不仅对患者造成困扰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康复的进行造成影响。所以,要给予患者常规心理评定及心理支持,关爱且激励患者,帮患者解决困难,让社会及家庭支持系统发挥作用。

1.2.2.3成立康复治疗的程序依照患者住院时的发病日期,制定一具体的康复训练程序,避免或抑制异常痉挛出现,从而可以促进肢体恢复功能,最后达到让患者能够通过正常或近似正常的运动方法进行活动。急性期期间,也就是发病数天内,主要是肢体的放置,关节的被动活动[5]。亚急性期,也就是发病2周到3周,康复方法是起坐训练、床上翻身、夹腿运动和桥式运动。恢复早期也就是发病4周到5周,康复方法有坐位平衡训练,由坐到站转移训练和立位平衡训练。四点跪位训练,平常生活活动(ADL)训练也就是吃、穿等基本训练,再加上言语训练。恢复中期,也就是发病后2个月,通过一些康复工具来完成,助行器一平行杠一拐杖~快步行走的训练。前臂和手功能的训练,语言训练,ADL训练。恢复后期,也就是病后3个月到4个月,在家进行康复,争取可以自理生活,争取早日实现社会生活独立。

1.3效果评价:(1)运动功能:借助简式Fugl-Meyer评定法[3]来进行评定,小于50分为严重,50到83分为明显,84到93分为中度,94到99分为轻度;(2)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数[4]来评定,不高于40分为差,41到60分为中,高于60分为良。

1.4数据处理:通过SPSSl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病人在接受普通护理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都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表1,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运动功能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对照组5057.23±4.1544.85±3.56

实验组5088.95±1.8762.05±3.41

P<0.01<0.01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作用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护理实践的参考,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护理工作。使常规的经验护理方式发生了改变,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可能参照的标准及判断结果的指标,把体位护理、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等康复方法加入临床护理工作日常经验荟萃岛程,让康复护理尽早介入临床,且确保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过程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有很大帮助。要求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程。应用恰当的康复护理方法,在评价护理措施的效果时要有独自决策及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及实践专科护理知识方面的水平。

3.3临床护理路径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的出现随着人们整体保健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逐渐增强,从而对护士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规范护理行为和护理操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可以全方位、准确的观察病情且主动进行护理。预防由于主观因素引起的遗漏及疏忽,尽可能地避免护理错误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何桂霞.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9(21):99-100

[2]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32(8):325-326

[3]周红,王际容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26(5):93-95

[4]郑舟军,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二级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19(8):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