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1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巩亦诚,丁红,刘柳,刘波,赵晓

巩亦诚,丁红,刘柳,刘波,赵晓冉(齐河国家粮食储备库,山东齐河251100)

摘要:企业要在市场中取得优势,离不开成本的准确计量和相关准确的成本信息。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仅是为了满足对外编报的需要,更重要地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046-01

一、现行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按照现行成本核算程序,辅助生产部门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某种产品要经过两次分配,采用两个不同的分配标准(先按一定标准分给基本生产部门,再按另一标准分给各产品),这必然使各产品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与各产品的实际受益多少发生严重背离。

2.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从企业看,为使将来生产销售产品的耗费能够计量,从而与其收入相配比,必须正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这对任何一个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都是必要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为了解决计算什么成本,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有些企业认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它们在成本核算中,不管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有多少,统统按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来核算成本,结果必然是不管各产品所耗工费料费的差别有多大,计算出的单位产品成本都相同,但由于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不一样,因此计算出的损益就不真实。

3.费用分配标准不适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耗费的共同费用,应选用适当的标准进行分配,合理地计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中。但有些小型生产企业不管分配什么费用,一律用工人工资作为标准,而实际上这些共同费用并不都与工人工资有关。

二、改进现行企业成本核算的几点对策

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少成本核算的先进经验,如邯钢模式、武钢模式等,这些先进的经验都值得企业去学习和研究。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成本核算的现实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企业不论大小,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就不同,在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既要适应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特点,又要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于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而且每种产品又分多种规格时,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然后用系数法核算品种内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对于生产主要产品又兼生产少量副产品的企业,应以主要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同时把其他副产品统归为一类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再用适当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副产品数量较多,也可以每种副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对于同时生产一两种产品的企业,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计算产品成本。

2.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对不同的共同费用应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具体而言:一是合理,即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分配费用的多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二是简便,即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易于取得,计算比较方便。如,动力费一般与机器工作的时间有关,应采用机器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辅助材科一般与产品所耗原材科重量、体积等发生联系,应按产品重量或体积作为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可采用生产工时,也可采用工资标准进行分配。

3.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科学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很多,如何选用,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在产品的具体情况,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而盲目地选择哪一种。当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少,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与否对完工产品影响不大时,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当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且数量变化较大,但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时,为了简化手续,月末在产品成本可只计算直接材料一项;如果企业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变化不大时,可按定额成本法或定额比例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在产品较多且数量变化较大时,也可以用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5.强化对成本核算不实的检查。企业成本核算不实的情况较多,也比较复杂。这就要求企业有关人员在了解有关政策、行业规定及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了解、掌握成本核算不实的检查方法,及时发现企业虚假降低成本的行为,如:经验判断法、核对耗材法、摊提标准法、费用验算法等等。

参考文献:

[1]王准可.成本核算降成本[J].有色金属工业,2004,(5).

[2]于鹏举,李岱峰.推行日成本核算实现成本效益的有效控制[J].冶金财会,2003,(5).

[3]陈玉红.关于中小型生产企业生产基地管理与成本核算[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16).

[4]姜萍.企业成本核算的检查方法[J].黑龙江纺织,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