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在皮瓣转移术后的护理

/ 2

VSD在皮瓣转移术后的护理

桑晶

桑晶(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术VSD引流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203-01

现今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人均拥有汽车逐日增长,交通事故频发,临床上交通事故伤、工地重物砸伤、及其各种高能量的暴力引起的创伤越来越多见。皮肤缺损不能愈合,病程长,

经济负担重,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我科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对27例因各种暴力性创伤导致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二期用皮瓣转移术后传统换药治改为VSD技术进行治疗,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7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有患者,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3岁,平均面积150.7cm2,交通事故伤20例,重物砸伤5例,其他外暴力导致的创伤2例。

1.2材料

选用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其成份为聚乙烯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外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耐腐蚀,有极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质地柔软而抗张力强,其内密布大量彼此贯通的、直径0.3—0.5mm微孔的细小孔隙,具有强烈的毛细虹吸作用,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同时能将创面即时生成的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除体外,并且有极好的可塑性。原包装10cm×15cm×1cm,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修剪。生物透性黏贴薄膜,选用英国S&N公司生产的具有单向透气功能的透明薄膜,其成份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2.方法

经一期治疗后创口感染得到控制,二期考虑创口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行皮瓣转移术。手术在麻醉显效下进行,彻底消毒术区,根据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及外形,设计胫后动脉穿支带蒂岛状皮瓣。皮瓣旋转点在内踝后方约5-6cm处胫后动脉一个肌间隔穿支,蒂部为胫后动脉筋膜皮下蒂,约3-4cm。取健侧或患侧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于皮瓣供区。VSD是一种医用泡沫合成材料,将VSD塑形成条块,宽约1.5cm-2cm,覆盖在转移皮瓣的周围,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将VSD硅胶引流管与周围正常皮肤一起覆盖封闭,连接VSD敷料硅胶管与VSD专用负压吸引装置,在密封下进行负压吸引治疗。负压保持在125mmHg,持续吸引。从而使整个创面与外界隔离,同时借助负压吸引及创面填充材料对创面形成负压状态。病人回到病房持续负压吸引。

3.护理

3.1术前护理

完善的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手术前护理的重点是全面对病有进行评估,发现并解决威胁手术不安全因素,细致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知识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前知识及患者需要配合治疗的方式方法等。

3.1.1心里护理:无论手术大与小,对患者都是紧张和恐惧的,因此要,根椐患者心里反映,承受能力特点进行一对一有效的心理护理,以减轻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多关心、同情、鼓励患者。有效的沟通拉近护患间的关系,使患者愿意与我们诉说疑问、意见、想法和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知识需求和生活需求。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对心理负担严重的患者,应该多介绍手术医生技术没有平及相同病例病患介绍给患者,患者之间的交流比我们更有说服力。教会患者肢体行为的配合,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如何放松、怎样床上排尿等,增加患者对手术自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3.1.2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评估,如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况。常规采取血标本,心电图,胸片,颈部及双下肢B超,CT,MRI等。体温有无发热,血压有无增高,心率快慢等进行观察及评估。

3.1.3维持均衡营养:术前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如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者,应少量多次输血或白蛋白、血浆等使患者身体处于正氮平衡、体重增加的状态。若有体液、电解质平衡紊乱,手术前应予以纠正,方能保证手术的安全。[1]

3.1.4术前常规禁食8小时,禁饮4-6小时。术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有体温或血压升高,及时汇报医生。检查手术前准备是否完成,如皮肤准备是否清洁,直接影响术后VSD负压效果。认真的皮肤准备、彻底的清创技术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手手术后感染的关键措施。因此,手术前必须做好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方法:一般是从术前3日开始,每天用肥皂及清水洗净手术部位皮肤,擦干后,用75%乙醇涂擦皮肤,并用无菌巾包扎。手术前1日要沐浴更衣,剪短指(趾)甲,以手术伤口为中心剃净备皮范围内的汗毛及毛发,洗净擦干后,再用75%乙醇涂皮肤,并用无菌巾包扎[2]。更换清洁病服,嘱患者取下义齿、眼镜、发夹、手表等。准备好术中用物,如病历、X线片、CT等。术中使用的抗生素等。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将患者置去枕平卧位,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判断麻醉是否苏醒及苏醒程度。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等。

3.2.2密切观察患肢伤口情况:术后患肢制动,避免因肢体活动造成半透膜的撕脱漏气情况的发生,随时观察VSD系统的负压状况及负压环境。观察泡沫的管型及泡沫的硬度,观察VSD系统是否电压稳定,防止断电的发生。注意负压范围是否控制在125mmHg,王学文[3]等研究证明,VSD负压维持在125mmHg,可以较快消除创面积液及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严密观察VSD系统是否通畅,随时注意有无管道阻塞的发生,及时冲管,如发现漏气现象,应及时更换半透膜,稳定负压环境。

3.2.3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引流液为新鲜血液应停止负压吸引,报告医生,查明出血原因。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有无皮肤苍白或青紫、温度降低;肢端有无剧烈疼痛或麻木;肢端动脉博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4饮食护理:术后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有大量蛋白液体、电解质等,应防止发生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应加强营养,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等。

4.小结

VSD负压吸引所致的密闭、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璔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创面感染,控制创面炎症。[4]促进创面血液循环,扩张微血管,提高创面微循环速度,从面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微循环。[5]减轻创面周围水肿,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改善细胞营养供应,及时去除细胞代谢废物。[6]通过27例患者VSD技术治疗,结果所有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

平均住院日11天,,26例患者皮瓣不臃肿、色泽良好,1例部分坏死,坏死面积3cm2行换药对症治疗后好转。因此,VSD在临床治疗皮肤缺损不能愈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培霞,黄秀军,史书霞.骨科护理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7:39.

[2]王培霞,黄秀军,史书霞.骨科护理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7:40.

[3]王学文,范小淘.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83-584.

[4]向小燕,吕志敏,周国富,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褥疮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1,26(10):470-471.

[5]CHENS,LIJ,LIXY,etal.Effectsofvacuum-assistedclosureonwoundmicroculation:anexperimentalsrudy[J].AsianJSurg,2005,28(3):211-217.

[6]赵小芳,杨丕斌,邹天南,等.封闭式负压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大粗隆部重度褥疮5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1,40(40):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