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保工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创新环保工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王彬1林靖华2

王彬1林靖华2

1邹平县环境保护局;2邹平县环境保护局山东邹平256200

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创新思路成为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群众观、权力观。与时俱进,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真抓实干,要在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强化素质,要在执法上有新形象。

关键词:创新环保;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是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早已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再也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靠要资金求发展,再也不能像商品经济时代那样,靠要政策求发展。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进入市场,紧贴市场,创新思路,靠思路谋求发展。思路变,天地宽。要实现环保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市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发展思路,以适应发展中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环境保护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事关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事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建设经济强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与时俱进,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

首先,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丧失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只有经济指标,没有环境指标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今年召开的工作会议对生态县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论经济指标提得有多高,环保的门槛不能降;无论发展的速度提得有多快,环保的红灯不能闯。必须把环境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使环境优先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要促进发展,服务于发展,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其次,要牢牢抓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人们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求对环境保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保工作的群众基础才会更加坚实。对环境质量负责,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把社会公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当成"晴雨表",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做到案案有人办,级级有人抓,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因此,环保部门要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低水平服务向高水平服务转变,由单纯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向同时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转变,把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不能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环保部门依法享有审批权、监督权、收费权和处罚权。从根本上讲,环保部门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权力,人民赋予的权力,执法为民是本质要求。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根除特权思想和粗暴作风,权为民所掌,法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污染企业、污染项目要依法实施治理,对环境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严肃查处,对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污染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以高效优质的执法取信于民。

二、干事创业,要在增强工作针对性上有新思路

创新是推动环保事业与时俱进不竭的动力源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现代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现代经济动态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现代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确定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加快建设生态县。这是环保工作现阶段新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必须要立足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这两个立足点,正确处理好执法与服务、质量与速度、治理与建设、巩固与开拓的关系,在实施环境立县战略中要创新思路,敢为人先,想得更深一些,走得更快一些,干得更实一些,做得更好一些。环保工作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创新思路中寻求突破,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一是要从工作目标上创新。由实现污染点源达标向实现功能区达标迈进,力求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由抓工业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迈进;由注重抓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污染排放迈进;由单纯控制污染点源治理向控制面源污染迈进。二是从倡导环保理念上创新。围绕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把法律强制性措施与自愿性措施结合起来,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三是从工作模式上创新。围绕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行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审批公众听证,就建设项目将会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是否符合城市规划、产业政策,征询群众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有关专家的意见,避免企业走弯路,周边群众受污染。四是从监督机制上创新。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是衡量环保工作的重要标准。为了增强环保业务的透明度和环保队伍的行政效能,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担任环保义务监督员,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强化约束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五是从服务方式上创新。保护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和归宿。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切实转变作风,在认真推行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的基础上,简化办事程序,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实行"零距离"服务,对全局带动作用特别强的重点园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经济强乡镇需要环保部门服务的,特事特办,主动靠上跟踪服务,切实满足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真抓实干,要在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

检验环保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就是看环境质量改善的程度。邹平县在环境保护方面既有历史的欠帐,也面临新的压力。因此,我们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抓紧抓实。一是切实改善城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强监督,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状况得到进一步好转。二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小清河、六六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根治污染是关键。要抓好污染点源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坚决关停;促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有力保证。三是集中解决好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四是切实保护饮用水安全。邹平县是缺水的城市,必须把保护生产和生活用水质量当作重大使命,对现用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加大水质监测频次,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

四、强化素质,要在执法上有新形象

干事创业,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打牢组织基础。要实践宽厚务实的执政风格,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环保先行"的思想,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奋力赶超,不事张扬,力争在全省环保工作中实现位次前移。要加强作风建设,以更新执法观念、转变执法作风为重点,从思想上、工作上和效能上寻找差距,自我评价,激发动力,重新定位,形成凝神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动力,强化整体素质。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外派学习、技术比武等形式,激励执法人员深入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及新知识,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环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培养和提高监理、监测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拉得出,用得上,过得硬,妥善处理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统一着装,亮证执法,文明执法。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排污收费和项目审批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要探索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执法效能。对网上投诉、网上申报、网上审批进行尝试,要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断面装备在线监测仪,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支撑环境执法的公正、公平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