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哮喘的中医内科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气管哮喘的中医内科疗效分析

姚德荣

姚德荣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了解中医内科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所起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采用中医内科治疗,采集这些患者的病史资料,对其所获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对中医内科的疗效给予综合评价。结果:经过中医内科治疗后,有56例患者完全控制,占70%,有17例得到部分控制,占21.25%,有7例尚未得到控制,占8.7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内科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2-0137-02

Trachealasthmamedicinecurativeeffect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oDerong,MudanjiangChinesemedicinehospitalinHeilongjiangprovince,Mudanjiang,15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OntheunderstandingofTCMinternalmedicineinthetreatmentofbronchialasthmaclinicalrole.Methods80casesofbronchialasthmapatientsadoptmedical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ocollectthesepatientsmedicalhistorydata,obtained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hecomprehensiveanalysis,finallyfor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curativeeffectofTCMinternalmedicine.ResultsAftermedical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avecompletecontrolof56patients(70%),17casesgetsomecontrol,accountedfor21.25%,thereare7casesarenotyetundercontrol,accountingfor8.75%.ConclusionsInternalmedicin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rapyforthetreatmentofbronchialasthmahavecertaincurativeeffect,andlesssideeffects,worthyofclinicalaccumulatespromotion.

【Keywords】Bronchialasthma;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rnalmedicine

支气管哮喘多发病于夜间和凌晨,在受凉、嗅刺激性气味(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时容易诱发,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参与的炎症反应,增加了气道反应性,进而出现气道呼气受限,最终导致咳嗽、咯痰、喘憋、气促、喉中哮鸣有声等症状,经气管扩张药物治疗后多可缓解,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1]。

1.材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采集这些患者的病史资料,对其所获得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对中医内科的疗效给予综合评价。

1.2诱发因素

其主要诱发因素有遗传因素、变应原、职业性变应原、药物及食物添加剂等。

1.3促发因素

其主要有感染、气候改变、吸烟、环境污染、精神因素、运动、药物、月经、妊娠等生理因素、围生期胎儿的环境等。

1.4临床表现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1.5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

1.6中医内科治疗

哮喘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哮病”、“喘证”及“咳嗽”等范畴,《内经》中虽无相关病名,但有“喘鸣”、“嗣”之类的记载。汉代张仲景《金置要略》中称其为“上气”,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的记载,并将其归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2]。可根据其不同的临床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1.6.1肺燥感寒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疗效更为满意。主要表现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用法,水煎服。

1.6.2风热袭肺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主要表现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用法,生川军后下。

1.6.3痰热雍肺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汤宣肺定喘,郭老认为加桑白皮开肺气,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2.结果

经过中医内科治疗后,这8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有56例患者完全控制,占70%,有17例得到部分控制,占21.25%,有7例尚未得到控制,占8.75%。

3.讨论

西医主要采用抗炎和解除支气管痉挛的方法维持临床控制和缓解症状,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pZ一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等。大部分病人经过规范化的治疗,病情可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由于激素及解痉类药物维持用药时间长,有一定的副作用,造成部分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影响了哮喘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如果治疗方案不当或患者用药不规范,可使疾病反复发作,造成气流不可逆受限,需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3]

通过上述的临床分析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中医中药也得到了我们国家的大力推广,不但为患者自身减轻痛苦,而且也为我们减轻了经济负担,且副作用较小,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中医内科不仅仅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成效,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裴海寅,奚肇庆.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1):21-23.

[2]王忠香.中医序贯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赵中婧.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