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早期慢乙肝患者护理的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3

积极心理学在早期慢乙肝患者护理的中应用

郭勤

郭勤(安徽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泗县2343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028-0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加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人们学习怎样建立高质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命[1]。慢性乙肝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治疗费用昂贵等特点,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再加上社会的歧视,患者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2012年1月-10月,我们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与传统心理护理相结合,对52名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他们的心理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增强了人生的意义。

(一)入院时实施

1、慢乙肝患者入院时心理特点:

患者被诊断为慢乙肝住院,一时难以接受,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利于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消极心理问题。他们既担心治疗的效果不好,害怕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等,又希望很快受到医务人员的热心关注、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与护理、想多知道一些有关该病的信息,渴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以积极的职业热情,真诚地礼仪化服务感染于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通过充分尊重患者、家属及陪同人员,恰当的称呼,主动的自我介绍,热情周到地接待,耐心地介绍医院与病室环境与制度、科室负责人、床位医生、责任护士、治疗流程安排、疾病知识宣教及最新治疗技术进展情况等,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技巧与之进行真诚平等交流与沟通,设身处地理解和同情患者,对其情感、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其拥有正向价值观,表明其自身的潜力及行为的能力。承诺和患者一起努力,相信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这些可让患者感受到受尊重、被关爱,以建立信赖的护患关系。

3、入院护理评估与整理

慢乙肝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不仅要对其生理状况评估,同时也要对其心理、社会功能状况的评估。在良好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在比较宽松温暖的环境氛围中,尽可能地鼓励患者比较全面地谈论自身情况。如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并注重以往经历和感受,敏锐地察觉患者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对此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让患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共同商讨和制定护理计划,并表明护理计划可随时有所调整。

4、心理干预

我们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基础上,改变其对有关疾病知识不正确或错误的认知模式;从消极的事件汲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利用其自身潜在的符合实际的力量和积极品质,发挥积极的作用。

4.1、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

对患者及家属反复强化乙肝知识的宣教,让其了解该病的病因、诱因、传染性、消毒隔离、用药介绍、饮食调理、活动与休息及治疗的预后和转归等,认识乙肝传染的可预防性,日常生活照顾与交往并不会被传染上,同时要强调治疗过程的长期性,乙肝虽然不能根治,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科学合理的用药,家庭社会的支持与关爱,避免愤怒、恐惧、悲伤,保持乐观、稳定、充满自信的心态,均可使病情得到控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并像健康人一样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指标,入学、就业等免除体检乙肝五项。这体现社会歧视和限制也将逐渐会被取消,慢乙肝患者将逐渐被社会大环境所接纳。

4.2、积极情绪、情感的体验与保持

慢乙肝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自我情绪、情感体验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可教育患者虽然不幸地感染上了乙肝,但是他们更懂得关爱生命和珍惜生活,鼓励他们满意地回想过去的美好时光,幸福地享受和勇敢地面对现在的每一刻,利用自身实际的、潜在的品质和力量,积极乐观地建构美好的未来。引导患者理性地调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努力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3、发掘患者自身潜力和积极品质

根据收集到的患者资料,消极的心理问题、积极品质及其缺陷的评估结果,让患者主动参与,共同发掘其自身潜力和积极品质。如可依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针对性的发挥其自决、成熟防御机制、智慧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作用。

慢性乙肝患者在良好环境、信赖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在家人及亲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很快地适应了病人的角色,并体会到受尊重、被关爱的幸福感、快乐感和归属感等,有利于患者在住院期间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与身体的健康,同时也令患者重新领悟人生价值的目的和意义。

(二)住院期间实施

1、慢乙肝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分析

慢乙肝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控制,不能根治,且是个长期的过程,抗病毒治疗是其核心。患者要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担心疾病预后,害怕其传染性,担心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常感到受歧视,丧失自我价值感,主动疏远他人,不愿让认识自己的人知道,而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等消极心理。复发及耐药的可能性,更加加重心理负担,影响治疗的依从性。

2、心理干预

住院期间治疗是规范化治疗与护理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患者潜力和积极品质、应对疾病适用社会的关键时段,它影响患者整个的治疗与康复的过程及以后生活质量问题。良好的医患关系,平等、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应贯穿于治疗与护理过程的始终。转变患者由过分地关注疾病到关注自身现实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从消极的情绪中吸取积极的意义,充分有效地调动社会的积极组织系统作用,支持和发展患者的能力和长处。使患者始终对治疗充满坚定性,乐观地面对未来。

2.1、强化积极的认知

在慢乙肝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患者交流沟通,倾听其心声,观察其反应,及时给予合理的反馈。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向其宣传慢乙肝治疗原则、目的、用药过程、反应及效果。如发放健康杂志、播放视听或视频资料、病房及走廊墙壁做宣传栏等加大乙肝知识的宣传,这也使大众和病人家属及探视者认识慢乙肝,消除其对乙肝患者恐惧和歧视,激发他们对患者治疗的积极主动地支持,间接地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并详细向患者介绍各种治疗肝药物优缺点,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2、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患者逐渐适应了病人的角色,接受正规化的治疗,但住院期间的相对隔离,如限制活动范围及探视人员和时间等,使病人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定期复查检验治疗效果的指标不理想时,又会焦虑、抑郁、痛苦。对此要给予理解和同情,热情关注,对疾病要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引导,更重要的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技巧主动与之真诚地交流沟通,认真地倾听,细致观察,对其积极面予以关注,如家属每天准时来送饭,亲戚、朋友、同事来探视并送了鲜花附祝福语:早日康复!领导打电话慰问等等,鼓励患者幸福地享受家人及亲朋好友们的真情关爱,满意地回味过去美好相处的时刻,并运用直觉与想象敏锐地发掘其自身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建构美好未来的新故事,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做生活的主人。

2.3、积极人格特质的干预

人格特质和美德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焦点,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人格特质,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情绪,提高其生活的满意度。赛利格曼等(2004)将积极人格特质作了分类,包含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与卓越等六大类[2]。实际上,积极认知干预,积极主观体验形成是培养积极人格品质的重要策略。在治疗与护理慢乙肝患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积极品质,增强治疗的信心,坚定生活信念。

2.4、积极的社会环境组织系统的建立

我科医务人员每周举行一次学习座谈会,互相交流治疗与护理患者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应用于患者。共同学习新时代思想和先进技术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结合自己潜在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最优质的服务质量服务于病人。

组织病室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定期举办座谈会,促进他们相互支持与鼓励、发扬团结友好、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与娱乐,互相吸收对方的生活经验,活跃病房的气氛。如下棋、玩游戏、看电视、看书报等,以丰富患者生活、增强其幸福感、快乐感。这些都大大地减弱和消除了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也使患者充满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乙肝患者在我科优化服务的氛围中,在家庭及亲友的关爱与帮助下,在社区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接受治疗与护理,大大促进疾病康复与身体的健康,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三)出院指导

患者肝功能复查正常,医生同意出院时,患者虽然很高兴但仍有顾虑,怕出院后被家人和同事和其他人的冷淡或歧视,担心疾病的复发影响学习、工作、生活与人际交往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使其清楚地知道乙肝的保健知识,消毒隔离措施,个人清洁卫生,合理饮食,忌烟酒,适度锻炼;工作、学习、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意识到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因素;定期到专科门诊复查咨询,需继续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积极体验和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幸福和快乐,如可坚持写日记,记录每天快乐的事情和积极的情绪;发挥其人性的优点,自身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建构美好的生活。

(四)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针对临床早期慢乙肝患者消极心理表现进行积极干预,通过对慢乙肝知识的科学宣传,改变其片面或错误的认知,认识到慢乙肝是可以防治的,可以象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使其对慢乙肝治疗充满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从患慢乙肝事件中吸取积极的生活意义,让患者懂得关爱生命和珍惜生活,以积极的情感和行为接受治疗,应对现实生活;建立积极的环境组织系统促进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的形成,可促进患者康复和身心健康,提高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希望积极心理学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娅霞,李晓光.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4(24):69-71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心理﹙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