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阮庆大阮鹏夏文余伟

阮庆大阮鹏夏文余伟(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病理科438400)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82-01

【摘要】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是子宫罕见的肿瘤,仅占所有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当肿瘤局限于子宫时,临床极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在病理形态上该病也易与其他肿瘤相混淆,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为了更好的认识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现收集2006年—2011年5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分析及治疗预后等问题。

【关键词】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免疫组化病理诊断

1材料与方法

本组5例为2006年4月—2011年12月;患者发病年龄38—49岁,平均43岁,3例不规则阴道出血,2例下腹坠痛不适2月,查体子宫均增大,B超显示子宫内低中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或腺肌病。方法: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块,HE染色,镜检,部分病例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2结果

2.1病理检查巨检肉眼5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局限于子宫体,肿瘤直径为3m—9mm,肿瘤为结节状,切面灰白淡黄色,光滑,质嫩似鱼肉样,边界不清,无肌瘤的漩涡状结构,一例为子宫电切手术切除,肿瘤大体为灰黄色,碎组织一堆4cm×3cm×2cm,切面实性,有出血暗红色区,质中等。

2.2镜下所见: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肿瘤细胞似增生期或增生晚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圆形,卵圆形和短梭形,轻度异型,胞质少,核呈卵圆形或梭形,核分裂像少见,肿瘤内见丰富的螺旋小动脉增生,部分瘤细胞围绕在其周围呈漩涡状分布,部分区域有数量不等的瘤细胞排列呈上皮样或条索状结构,类似卵巢的性索样肿瘤分化。附图

2.3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的相应部位呈现棕黄色为阳性表达,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的胞膜CD10(++++),细胞质vimentin(++++),ER(+),PR(+++),SMA(+),CKPan(+)desmin(-),S-100和CD34在瘤细胞均为(-)

3病理诊断: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4治疗及预后

按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建议的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5例LGESS的肿瘤局限于宫体,故均为工期,1例行子宫电切手术切除,4例行广泛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化疗6个疗程,全部病例随访3—5年,至今均无复发,预后良好。

5讨论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妇科少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子宫,偶尔也可发生于卵巢、盆腔、阴道、输卵管、直肠及腹膜后。子宫原发性ESS多发生于45—55岁女性,临床常以阴道异常出血,腹痛或盆腔肿物为主诉。术前常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盆腔包块等,标本质地比平滑肌瘤软,境界不清,常有囊性变,组织学上肿瘤由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构成,最具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是瘤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螺旋动脉。瘤细胞可围绕小血管呈旋涡状分布,血管壁可伴玻璃样变性,其浸润性生长的边界或血管浸润也是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鉴别的可靠依据。ESS常需与富细胞性平滑肌瘤或上皮样平滑肌肉瘤鉴别。CD10被认为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在ESS中100%表达,而肌源性肿瘤常为阴性。此外,子宫内膜腺肉瘤中也会出现子宫内膜腺体样结构,但腺肉瘤的腺体可呈管状、扩张状、裂隙状,且会出现富于细胞的间质围绕在腺体及裂隙周围,呈袖套样和息肉状突入腺腔的叶状结构。肉瘤细胞不具有ESS细胞围绕螺旋小动脉的特征,可藉以区分。

一般认为,子宫内ESS起源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子宫外ESS多数由子宫ESS转移而来,少数子宫外间质肉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是异位的间质细胞发生了肉瘤变。大体形态多样,有宫内型,壁间型,弥漫型甚至两种以上形态混合存在。镜下典型者较易诊断,此瘤常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肿瘤细胞类似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且围绕其周围呈漩涡状分布,部分血管壁有透明变性,少数肿瘤还可出现形态变异和少见形态,如平滑肌样,性索样,纤维样,腺样分化等。

参考文献

[1]惠延平,程虹.王映梅等子宫外内膜间质肉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89—91.

[2]顾芸,张新华.石群立等子宫内膜间质肿瘤35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8,24(2)166—169.

[3]王建六,倪妍,魏丽惠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1例,临床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3):197.

[4]唐涛,范娣,郭东辉等.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