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李林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李林兼

李林兼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4244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的110例胃肠外科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归纳患者发病原因,使用抗生素、快速康复治疗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发展变化。结果:近几年来,胃肠外科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发病原因主要有饮食、心理等。患者逐渐能正确使用药物,采取快速康复治疗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并发症发生的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临床上需仔细检查患者病因,指导其正确使用药物,加大推广快速康复,从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胃肠外科;围手术期;临床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因不健康饮食,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常导致胃肠损伤,胃肠外科手术由此成为一类常见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主要包括术前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胃肠道准备,抗生素使用、术后营养支持、快速康复应用等。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新理念新方法极大改善了手术效果[1],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选取我院的110例胃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病例资料,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的110例胃肠外科患者,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2.6±3.5)岁,胃肠黏膜坏死21例,消化道出血48例,胃肠壁功能减弱25例,腹膜炎16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预防用药效果等,保证资料的完整程度和可靠性。

1.2方法

归纳患者发病原因,总结使用抗生素、康复治疗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发展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1合理使用抗生素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般术前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使用一次为宜。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可增加一个剂量。若患者为I类切口,无感染危险因素或其它明确指征,不使用抗生素;若患者为II类切口,可常规使用。注意抗生素使用方法,常见方法有口服、肌内注射、静脉给药,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此外,患者应熟悉掌握用药注意事项。

1.2.2应用快速康复

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有效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1)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加速康复,缓解其焦虑紧张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传统胃肠道手术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使患者进手术室前饥饿口渴,出现低血糖症状,导致术中及术后需补充大量的营养液。快速康复中允许患者术前短时间禁食,患者在术前2小时可适当食用流体食物,如等渗糖液,但不可食用固体食物。这可有效防止术中出现误吸或反流等情况,同时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传统手术术后会放置引流管、尿管,容易引起感染,影响术后早期下床运动[2],快速康复中不常规放置引流管等,放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2)术中:快速康复多采用外科微创技术,使用起效快、作用时间段的麻醉剂,尽量少用阿片类镇痛剂,保证患者能快速恢复。术中尽可能减少补液扩容,降低心脏负荷,保护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术后:快速康复中护理具有重要地位,包括术后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及下床活动。患者早期进食,可促进胃蠕动,改善肠功能。通常术前第一天进水,第二天进流体食物。同时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肺功能,极大得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若长时间躺在床上,将增加肌肉丢失,降低肌肉强度,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术后护理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详细计划康复治疗目标。应用快速康复可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减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1.3观察指标

归纳患者发病原因,观察使用抗生素、快速康复的患者人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总结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110例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健康,25例发病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17例为其他原因。从2013月年至2014年3月,患者人数逐渐增多,但患者中能正确使用抗生素、应用快速康复的人数逐渐增加,同时术后产生并发症的人数也在逐渐降低,见表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肠外科是一门基础科学,自现代医学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先后出现了胃肠吻合器、腹腔镜等外科手术辅助器械,使胃肠外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术前、术中、术后的一段时间,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麻醉镇痛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新理念,极大改善了手术效果,甚至对一些高龄高危胃肠外科患者手术治疗也适用[2]。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过敏等因素考虑[3]。术前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恢复胃肠功能。常见安全、价格低廉、效果肯定的抗菌药物有头孢菌素。若术后使用抗生素,细菌已经污染,并快速生存繁殖,使预防感染效果大大减弱。目前临床上对抗生素的使用还有很多难以把握的因素,正确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才能更好得减少错误,发挥疗效。加速康复是丹麦学者Kehlet于2001年提出的,并在多种手术患者中积极探索其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它的一系列措施如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重视供氧、早期进食、应用生长激素、微创手术及不常规应用鼻胃管减压等都已在临床上应用,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快速康复主要是为了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学反应,有效合理的改良了常规治疗措施[4],可以更好地恢复术后肌肉功能,减少肺功能的损害,早期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增加心血管功能,保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

本研究表明近几年来,胃肠外科患者的人数在逐渐增加,而患者中能正确使用抗生素,应用快速康复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极大减小。目前,大部分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来说并不是最行之有效的,临床上应仔细检查患者病因,指导其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大快速康复的推广,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秦青平.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49.

[2]陈朝宇.浅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J].亚太传统医药,2012,06:119-120.

[3]田先平.胃肠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166-2167.

[4]魏俊凌.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加速胃肠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外医疗,2014,1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