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李韦

李韦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妇科,545400)

【摘要】目的:探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然后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均显著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PD)是指医务人员针对性的对某种疾病制定一种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护理方案和路径[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系统的解决了某种疾病治疗、护理、检查等多个方面的规范性,这种护理方案从上世纪中期出现以来,在很多发达国家的护理中应用已经相当的广泛,系统越来越精细和庞大。该护理方法对于某些住院天数较少且治疗效果明显的疾病效果更佳的显著,而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切除术。该疾病有着一定的模式可循,所以比较适合CPD的护理方法,为此我院对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呈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的按照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患者共84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5.6±10.6)岁,患者均通过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以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且均接受手术治疗,且均排除心脏病、高血压、肝肾功能等严重功能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详情见[2].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在充分的了解子宫肌瘤切除术过程以及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科主任指导,由主管护师、护士长制定了临床护理路径的详细内容。以患者住院的时间为基准,构建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将临床护理路径整理制表发放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严格的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3]。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如下:

术前2-3d:向患者介绍环境、责任医师、护士以及制度,并告知其各项检查目的以及详细的检查时间安排。协助患者完成胸片、BCG、B超等检查,并在这个过程中介绍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等有关的健康知识。了解患者术前睡眠状态,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安神镇定药物。

术前1d: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并辅助其签字;做好皮肤和胃肠道准备;辅助患者完成必要的术前训练;手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通过阴道完成,所以也要做好阴道准备;术前禁水禁食;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和护理重点。

手术当天:在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抚慰患者的情绪;在患者被推出手术室后做好交接工作,并了解手术的实施效果;合理的处理患者的引流管,并叮嘱其禁食;患者术后6h内取枕平卧位,做好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密切观察患者切口以及阴道排液量;定期检查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谨遵医嘱接受必要的止痛剂;6h后取半卧位,鼓励患者在床上运动并使用温水漱口;患者卧床,指导家属对其下肢按摩,避免造成下肢静脉血栓[4]。

术后1-3d:做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引流的颜色、引流量以及引流管是否畅通等;协助患者床上坐姿训练,每天坐起4到5次,每次持续30min,并叮嘱其主动咳嗽,鼓励术后下床行走,每次持续10min;观察术后创口的恢复,避免发生感染;患者在肛门排气后可以接受少量清淡有营养的流食,随后逐渐的增加食量。

术后4-7d:检查切口并拆线;给予出院健康指导,让患者注意营养摄入、休息并保持外阴接近,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并定期复诊;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家属给予足够的经行相关知识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告知复查时间,并帮助其办理出院手续。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结果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检验,计量资料均使用(x±s)表示,使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花费、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医疗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系统和规范的护理方法和途径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明确的医务人员责任分配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样规范化的护理方法也能够也防止出现重复检查、治疗和护理等,还能够改善护患关系。而对于患者来说,患者能够通过临床护理路径了解自己接受的护理工作安排,一方面为疾病恢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升了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计算自己的出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让医疗护理透明度大大增加。不仅如此,临床护理路径中还强调患者健康知识的指导,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充分的认识疾病有关的知识,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总之,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海兰.对用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9-150.

[2]张萌,付赛红,王文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1:1070-1072.

[3]李杰英.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267-268.

[4]陈晋丽.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切除子宫肌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