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感受·积累 ——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叶小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诵读·感受·积累——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叶小燕

叶小燕

叶小燕

廉江市第一小学广东廉江524400

摘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重要的阅读教材,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之初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提升古诗词教学成效。诵读中感受,感受中积累,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从诵读、感受、积累的角度,细化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促使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提升古诗词学习能力。

关键词:诵读;感受;积累;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

前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接触古诗词,会有一定学习难度,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古诗词学习方法,逐步提升古诗词学习成效。古诗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把握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从诵读、感受和积累入手,切实有效的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欣赏品味,更高效的学习古诗词相关知识,并深层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1.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较为滞后,大多还是通过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古诗词教学,虽然学生在被动记忆相关知识当中,能够掌握一定古诗词内容,但是却难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深刻理解古诗词深层内涵,学生长期接受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长久的理解和记忆,也难以保持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古诗词阶段,属于重要的教育和引导阶段,在该时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爱好与兴趣,能够奠定学生坚实的古诗词知识基础,真正感受到古诗词内在魅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诵读、感受和积累,是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切入点,需要积极探究多样化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兴趣和关注,逐步提升古诗词学习成效[1]。

2.从诵读、感受、积累的角度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

2.1诵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种高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诗词素养。我国教育界一直都非常关注诵读这一教学方法,不管是传统教学方式还是现代多种创新教学模式,都非常重视诵读的利用。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时候,能够融入到诗词内容环境下,并产生独特见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明确指出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引导学生朗读,在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提升整体感悟,同时通过朗读培养自身语感,受到朗读内容的熏陶。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以往的学习和积累,已经掌握一定朗读技巧,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层次的解析词句,并理解诗词内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2]。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知识学习。比如在对《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词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古诗词,结合生字表对诗词内容有一个初步理解,并在读音精确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可以正确朗读古诗词。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该诗词具体的创作背景,因为这首诗词主要是讲的送别,所以教师要通过伤感、悲凉和委婉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朗读师范,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诗词情感,并感悟作者通过诗词表达出来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要在学生朗读期间仔细聆听,表扬朗读优秀的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在学生自己朗读几遍古诗词后,可以挑选几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朗读,而其他同学结合自己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朗读,进行客观的评议,共享知识。而在这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这首诗词的情感体验,逐步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奠定以后的学习基础。初次之后,教师还可创新多种朗读古诗词的方式,比如同桌朗读、轻声朗读以及小组合作朗读等,使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并体验中国古诗词魅力,促使学生逐渐提升古诗词朗读水平。在这样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诗词朗读热情,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诗词朗读当中,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朗读古诗词当中,体现学生在古诗词朗读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

2.2感受

所有古诗词的创作者,都在文学作品当中表达着个人情感,古诗词的每一个句、词和句都是表达作业情感的载体,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深刻挖掘并理解古诗词当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中国古诗词当中通常会使用很多意象,所以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一般很难从字面意思感悟作品内在情感,需要学生从内在思想当中意会诗词内在思想,感受诗词内在含义。古诗词当中很多词句有形象特征,而这些特征当中蕴含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其意义可以无限延伸。不同学生阅读同一篇古诗词,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诗词内在情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方法,引导学生深层感受诗词内在意境美,帮助学生体会诗词当中没有明说却深刻表达的深意,使其全方位的感受诗词背后的创作情境[3]。

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感受和理解能力,但是其感受能力尚不足以充分理解古诗词内在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内在情感的时候,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对古诗词情感实现感受。比如在《渔歌子》这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当中的一些情境,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该古诗词创作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创设的生动化情境当中,帮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故事内容和情感,并有效掌握古诗词知识。

2.3积累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通过多样化方式诵读诗词和感悟诗词,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丰富的积累古诗词相关知识,奠定坚实的诗词学习基础。我国古代文人创作了大量隽永、精美的诗词歌赋,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诗词题材,或者作者相近性,创造契机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实现感受,并在感受中增加积累,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4]。比如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词的时候,可以以作者为契合点,引导学生背诵出之前所学的杜甫诗词。一些学生会想到杜甫的《春夜喜雨》,教师可让其背诵出来,勾起学生的共同回忆,并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共同积累诗词。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分析这两首诗内在情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增强学生记忆。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再补充其他杜甫创作的诗歌,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等,带领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知识的积累过程中,还能更深刻的学习新知识。在整个对比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杜甫和李白之间的联系,补充所学的李白诗词,如《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等,引导学生在对诗词进行情感与语言的分析基础上,探讨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在诗风当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还比如在进行《长相思》这首诗词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纳兰性德、白居易以及张煌言等诗人创作的《长相思》,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同一诗词名称下不同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对照学习积累更多古诗词知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还要重视对诗词文本的研读,加强挖掘诗词深层次语言、意境和情感,抓住契合点精选相关诗篇和诗句,通过融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并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当中,提升学习成效。

3.结束语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和情感,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诗词素养,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诵读、感受、积累入手,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诗词教学当中,在诵读中感受,在感受中积累,逐步提升古诗词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彦丽.榆树市实验小学高年段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6(8):76-76.

[2]徐春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1):63-63.

[3]王志军.诵读品味,感悟升华,还诗词教学之韵味——电教媒体与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的整合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4):39-39.

[4]张玉秋.创设古诗意境——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1):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