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议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

李威

广西二一五地质队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国内许多企业的发展,依托于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为真正成为带动工业发展的核心,矿产资源的高效勘查以及合理开发应用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做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以及矿产资源合理利用问题。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开展也逐步深入,许多新型技术和设备被研发出来广泛的应用到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中,但是,和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相比,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所以,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还需要更大程度的资源勘查和开发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

1地质勘查特性分析

1.1地质勘查定义特性

1.1.1对象不同质特性

目前的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具有着对象不同质特性,简单的说,就是在所有的矿产资源区块中,没有生产情况、地质情况等完全相同的矿产资源产地。矿产资源的勘查需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地质勘查,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因为每一块矿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具有其独特的特性,所以,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需要通过各种假设才能证实。

1.1.2抽象性

地质勘查资源开发是商业性的生产活动,所以,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具有抽象性,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勘查,不同于其他有事物生产出来的产品,地质勘查主要是指对于一些地下矿产资源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的数据信息,是后续资源开发和开采的主要依据,是作为参考指导工具存在的,它不是指已经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如果是没有经过地质勘查的矿床,没有相应的研究性报告和说明,那么该矿床仍属于自然物,不为产品,没有使用价值。地质勘查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矿物进行勘查定点,做量化分析的工作,通过数据的采集归纳和分析处理,形成对矿床的认知。

1.2效益不确定性

1.2.1持续投入性

在自然界中寻找矿产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矿床的寻找具有着很大的隐秘性,要找到矿床,大量资金的投入是其前提和根本保障。此外,所以,矿产地质勘查具有着工作周期长的特点,甚至有的大型矿场还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和探索才能开发。这就意味着矿产地质勘查的长周期性和投入大量资金决定了其存在的持续投入性。

1.2.2高风险高回报性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的持续投入性可知,地质勘查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地质勘查的运转,所以,地质勘察有着很高的风险性,因为一旦资金链不足,无法支撑矿产资源接下来的勘查工作,那将意味着以往的投入都将打水漂。通常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的认知过程都是由浅入深的,矿床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没有办法准确的知道那一块地区有矿床,比不是靠勘查人员凭空臆想或者光靠理论数据就能找到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勘查,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有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有可能发现矿床。地质勘查经历一开始的发现矿点,到普查、收集数据、初次勘查、到最后的详细勘查的过程后,会有将近百分之90的矿点被排除淘汰,而真正能够发现矿床并且具有经济效益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1左右。然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又有着高收益性,发现一个矿床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是之前投入的许多倍,其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1.2.3矿产资源产出不均衡性

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勘查时各个产区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勘查变得复杂引起的。同样的,由于地质情况等情况的不同,其造成的矿产资源的产出也是不均衡的,从全球的矿产资源来看,由于各地的勘查技术和勘查条件的不同,再加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找矿存在地域的差异性,进而引起产出不均衡性。如小的矿床投入低,但是资源小,经济效益自然也就小,大的矿床投入量则十分大,而由于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样规模的矿床可能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引起的产出不均衡的也会进一步的导致勘查资源的效益不确定性现象的出现。

1.3勘查技术特性

1.3.1勘查成果的低流动性

因为矿产资源资质勘查有着投入资金大、工作周期漫长和高持续性等的特点,在对待勘查矿点的认知过程往往也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要想有一个好的勘查成果是十分不容易的。而且,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工作者和矿床的勘查工作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例如像承包方将勘查信息做商品卖出或者泄露,就为让勘查工作者多年的勘查工作所做的付诸东流,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样做就限制了勘查工作的开展,所以勘查成果具有着较低的流动性。

1.3.2勘查的非充分性

由于地域差别、地质条件差别、矿产资源类型差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在探矿权分配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就会致使探矿权有可能出现单一化的现象,即是产权垄断现象,这和地质勘查的非充分性有关,地质勘查的勘查工作,必须经过区域地方许可才能进行,没有授权不能勘查和开采。

2加强资源合理开发的对策

2.1提升国家公益性地质勘探建设

增强国家公益性队伍组织机构建设,并完善运营机制,广泛的吸收以及凝聚专业地质勘查人才,不断增强装备水平。

2.2推广高新技术,革新勘察开发技术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金属矿产不断向深部探矿转变,因此,对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要求也不断增加。当前我国西部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煤、铁、铜等矿产资源逐渐被开发,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需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增强勘查工作效率。

2.3改善投资环境、发挥商业性矿产勘探主体作用

进一步的提升矿业权市场的建设步伐,对勘查政策不断的健全,建立鼓励性质的方针规范,另外,也需要构建一定标准性且具有便捷性的服务平台,为矿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服务。同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其可以作为商业性勘查工作的市场主体,这也是保证我国“走出去”勘查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

3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前景

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矿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来体现的,矿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以矿产资源为劳动对象,从事能源、金属、非金属及其他一切矿物资源的勘查、开采、选冶生产活动的产业。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起步中期阶段,而且今后20~30年将是对矿物原料需求增长最快的时期,如不大力发展矿业,不仅难于扭转目前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而且今后的经济发展也将失去后劲。所以地质矿产勘察和找矿技术必须要大力发展,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发展。

4结语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它支撑起了国内的建筑、车辆等产业。为了确保中国未来发展,需加强资源储备,实现矿产资源有效勘查,限制相关矿产开发数量,特别是对稀有矿产的保护,从矿产开发企业着手,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向深加工方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峰,徐国彬.探究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80.

[2]路龚学.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4):43-44.

[3]张福良,胡永达,雷晓力.我国主要矿产勘查开发格局浅析[J].地质论评,2016,62(s1):141-142.

[4]张福良,胡永达,雷晓力.我国主要矿产勘查开发格局浅析[J].地质论评,2016,62(s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