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王博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王博申

王博申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之所以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如此之快,与建筑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是与施工技术紧密联系。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设计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也改善了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的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就当前建筑行业内工程技术特点展开,并就其发展趋进行探究考量,为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技术;特点研究;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要想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就要研究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果一成不变那么就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建筑施工也是如此。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开始想更加的精细化、科学化、生态化发展。因此,只有首先明确建筑行业中,工程技术的整体特点,才能够明确其发展趋势,下面我们就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展开具体探讨。

一、建筑行业工程技术特征探究

1、涉及到多个领域范围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建、煤气工程、采暖、电梯消防等。其各个方面又分为多个部分,而每个部分中有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各个学科、领域之间交叉的知识。其中主要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有建筑构造学、建筑材料学、工程测量学、建筑结构学、工程造价学、项目管理学、专业实务管理学等等。从事建筑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出了需要掌握这些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外,而且需要对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边缘学科有一定的掌握,如材料学、经济学、设备管理、工程设计等,只有具备了多方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方位知识的技术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指导。

2、技术性强

建筑行业中,施工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施工方式,从事此项工作的技术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时间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才。因此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在学习时掌握一定量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科学且规范的管理方式,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由于施工技术专业性极强其覆盖面十分广泛,这就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再加上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才能够掌握更多的专项技术能力

3、发展速度快

在新的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形势下,各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我国的建筑行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世界各国也在紧密联系着,之所更新和发展速度快,是由于我国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吸收进来,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设备、机械和仪器等,这就促使了建筑行业中国的施工技术不断的进行改进,出现了质的飞跃。

二、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1、施工材料方面

1.1传统材料不断改进

纵观整个施工所用材料的发展历史中,混凝土、钢铸材料等仍然是主要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混凝土强度在不断增加,其性能也在发展变化,因此具备高强度和高性能的混凝土已经成为了了混凝土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因为此种类型的混凝土,有助有将结构的截面尺寸减小,结构自重坚强,耐久性得以提升,而且节省经济成本【1】。钢铸材料不仅强度增加,耐久性也在增加。因为强度高且耐久性强的钢材投入使用后,整体施工中钢材用量会明显减少,结构强度和安全性都明显增加,节省钢材且节省成本投入。以钢筋为例,我国所生产的钢筋,其强度价格比引等级的提升而逐渐呈上升趋势。国外的发达国家的钢筋几倍已经达到了500MPa,目前强度达780MPa的钢筋也在开始逐渐投入使用。

1.2改进后的复合结构材料投入推广

以纤维增强型的复合材料作为代表型的复合结构材料目前在施工中已经开始投入推广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芳纶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从具体性能上来看,新型的材料不仅质量相较于传统材料要轻,而且其抗拉读更强,耐腐蚀性更强,这就为结构材料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1.3建筑用材料更加绿色环保

新型材料和传统的建筑材料,耗能明显减小,从专业角度上来说,具有4R特性。所谓4R,是指建筑材料能够再次利用、再次循环、二次更新和耗能减少,此方面的特性已经开始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再次基础上衍生传来了绿色但性能更高的混凝土、绿色的墙体用材料等,这些材料的出现,都是紧紧围绕着国家所提倡的节能减排这一环保主题的。

2、工程结构发展趋势

2.1超高层异形建筑出现

现代的超高层异形建筑是城市商业化的产物,这种类型的建筑反映了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超高层异形建筑,多采用钢结构的支撑体系。发展到现在,一般来说国外的超高层异形建筑已经演变为了混合结构和组合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重点。一般来说,所谓组合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甚至更多的材料组合近而成,其截面多采用钢管混凝土或者钢骨混凝土柱;混合结构是这种结构形式是由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多种结构组合成立一整套结构体系组,我国现在使用的做多的四钢—混凝土组合成的混合结构【2】。

2.2大跨度空间结构

一般来说,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建筑是指其屋盖结构的跨度已经超过80m的建筑,一般多用于大型的公共场所,如机场、体育馆和展览馆等,这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建筑行业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大跨度空间建筑包括多个基本单元,如板梁单元、壳单元、索单元、杆单元等,这些单元通过不同组合方式可组件的空间结构达33种左右,一般包括五类常用结构,如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薄壳结构等。进入到了21世纪以后,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建筑,不仅形式日益多样化,其跨度也不段增加,结构形式也不断发展,刚性结构已经转变为柔性和半刚性的结构。

3、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发展趋势

3.1混凝土工业化应用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过高,性能国强,其粘稠度就明显增强,用传统的泵送方式运送很困难,但是超高强度的泵送技术已经研发出来,可以运送高强度和高性能的混凝土。现在已经设计出来的超高压输送泵,其最高的出口压力可达到40MPa,,强度C120的高强度混凝土可泵送到的高度达417m【3】。除此之外,在受限制的施工环境中混凝土很难振捣到位,而免振捣的混凝土已经研发出来并投入了使用,这就解决了一项十分关键的施工技术难题。

3.2新型施工工艺

由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促使新的施工工艺不涌现涌现,例如钢筋焊接使的网片焊接技术、预制混凝土的装配技术,这些新的施工工艺的出现,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结语

虽然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中的施工技术还是存在着难以攻克的问题,但是就其特点来看,其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所有建筑工作者在当前的工作当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的提升自己,大胆探索,努力创新,用技术带动整个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129-129.

[2]向辉.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16(13):271-271.

[3]孟宪锋.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工业c,2015(58):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