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亚喜新

赵亚喜新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即针灸、中药内服外敷、毫米波辐射治疗及情志、施药、饮食护理。结果:32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能有效缩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老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377-02

带状疱疹是最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通过抗病毒治疗一般2~3周皮损可痊愈,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皮损痊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症[1]。多表现为自发持续性疼痛,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多发,往往是最痛苦的后遗症状,持续难解。许多患者服用西药止痛剂依从性差,不能耐受副作用,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对32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观察效果,为该病的临床康复提供方法和依据。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带状疱疹诊断标准,曾经抗病毒治疗3周皮损消退后仍存在疱疹部位疼痛,年龄50-90岁患者,共计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岁。病变部位:胸背、上肢19例,腰腹、下肢9例,头面部4例。病程14-20天,平均17天。中医辨证:正虚血瘀挟湿热者11例,正虚血瘀挟湿浊者21例。

2综合治疗

2.1针灸原则: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针刺:取皮损头部、尾部和局部阿是穴,针刺用1.5寸毫针,于皮损周围沿皮平刺,用泻法留针2分钟,每日一次。

艾灸:在皮损部位用艾条回旋灸和雀啄灸法进行熏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

2.2中药内服原则:扶正消瘀,祛邪止痛。

基本方: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丹参20克,制没药10克,元胡索15克,赤芍15克,白芍10克,刘寄奴15克,川芎10克,甘草6克,珍珠母40克,白芷15克,。挟湿热者加忍冬藤30克,生山栀10克,黄柏10克,车前草15克,蛇舌草15克;挟湿浊者加苍术10克,生苡仁20克,晚蚕砂15克;阴伤者加玄参10克,生地15克,天花粉20克;便秘者加全瓜蒌20克,生大黄10克,桃仁10克。每剂煎成400ml,每次服200ml,每日服2次。

2.3中药外敷原则:解毒消瘀止痛。

基本方:芙蓉叶、大黄、赤豆、山栀、大青叶各等份研末,水调加冰片,涂敷患处,每日一次。

2.4毫米波辐射治疗:采用上海工业大学电子仪器厂HZ-J100型毫米波治疗仪辐照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毫米波非热效应是依据于辐射至人体组织的低功率毫米波,其频率与人体细胞的固有振荡频率相接近,其能量可通过强烈的振谐传入人体内,引起系列生物效应,促进创口炎症愈合,调节神经功能。

3综合护理

3.1情志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以神经痛为主要症状,日夜发作,且年龄愈大,疼痛反应愈重。因此在做好一般护理同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不厌其烦的进行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焦虑和紧张。这些患者大多因西药止痛剂不能使用或效果不佳而就诊,认为已无药可医,也有患者担心带状疱疹的发生可与肿瘤病有一定关联,越痛越焦虑,焦虑更减低了对疼痛的耐受性。对其解释病情,帮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选择对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介绍治愈成功的病例,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3.2施药护理:除针灸、毫米波辐射、一般常规护理、情志护理等治疗方法外,选择中药内服外敷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患者道听途说,自己服用一些偏方解毒止痛,不但干扰了正常治疗,也可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宣教中告知患者中药辨证治疗的可靠性,尤其老年患者恢复期后遗神经痛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扶正祛邪能标本兼治,具有更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接受中医药治疗,按时遵照疗程坚持服药,同时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中药外敷是患者最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可在涂敷中药处用纱布覆盖,增加保湿、吸收功能。敷药一般在白天进行,晚上睡前将局部清洗干净,并注意皮肤有无潮红、瘙痒等过敏现象。

3.3饮食护理:本病在急性发病期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荤腥辛辣,但对于老年患者在恢复期要注意适量加强营养,促进康复。最常食用鸡蛋、牛奶、瘦肉等蛋白饮食,其中尤以鸭肉最佳,煲汤食肉有益气滋阴功效。古代温热病愈后饮食调养法中早有记载。食用新鲜果蔬,补充足量维生素和保持大便通畅,对咀嚼功能不好的患者,用绿豆、苡仁、山药或菜叶肉末、蛋花熬制粥食,也比较适宜,注重调养脾胃对疾病愈合的作用。

4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患处感觉正常;好转:疼痛明显减轻,偶有针刺样痛;无效:疼痛如前。

4.2治疗效果:治疗20天后判断:32例中,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5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火丹”、“蛇串疮”,急性期多以火毒湿浊为患,老年患者后遗神经痛是体弱正虚邪恋,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痹阻经络而引发不通则痛和局部肌肤失养所致的不荣则痛[3]。因此在治疗护理方面要针对其特点进行。老年体衰,往往伴有各种慢性病,对西药副作用的耐受性和疗效反应性以及病后组织修复能力都较低下。选用中医综合治疗护理,以针灸经络疗法,疏通经气、祛邪消瘀;毫米波非热效应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从整体上治疗,消除局部病变症状,扶正解毒,活血化瘀,托邪外出,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摄入充足的营养等,能有效缩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程,减少并发症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孙春秋,温为伟,陈圣丽,楼小航,徐田红.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2):98-9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44:44.

[3]胡六凤,杨香香,陈颖,雍永秀,王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