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整体护理

/ 1

急性心肌梗塞的整体护理

高晓霞

高晓霞(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1506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278-01

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积极抢救和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十分重要。如果不认真周到的从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等全方面进行整体护理,那么患者就不会及早康复,甚至会因护理工作的疏忽,患者因饮食、休息不当,或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等诸多因素,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迅速恶化,或并发心跳骤停而死亡。

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现存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症状,我们常按轻重缓急而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并采取和拟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计划,在护理活动中逐项认真落实,并根据疾病的转归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所拟定的计划和措施。

首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疼痛。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是:舒适状态的改变—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有关。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或心前区疼痛。所采取和拟定的护理措施和计划是:

1、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十天或两周内,协助患者家属满足病人的一切生活所需。如无并发症第二周可坐起于床上适当活动;第三周可离床站立,逐渐开始室内行走;第四周可准备出院。使患者熟知疾病的转归时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耐心住院治疗,积极配合护理。

2、持续高流量吸氧4-6L/min,至疼痛减轻或症状消失后改为2-4L/min,维持1-2天,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吸氧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临床护理,我们发现有许多患者误认为吸氧无关紧要,或因经济条件不好,或氧疗过程中的不适感等因素,常不配合氧疗,我们要及时巡视病人,切实做好氧疗工作。

3、疼痛轻者可口服可待因0.03-0.06g,或硝酸甘油0.5mg,或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并观察疗效。疼痛严重时遵医呼给度冷丁50-100mg肌注,必要时1-2小时重复注射,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注射。

4、遵医嘱静点硝酸甘油和极化液,调节滴数15-20gtt/min,有些患者静点甘油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等副作用,做好解释工作并调慢滴数,必要时向医生汇报,并加强床旁巡视,监测血压的变化。

5.心电监护3-5天,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者可延长监护时间,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恐惧心理。

6.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即卧床休息时,全身肌肉放松,同时深呼吸。

第二个护理诊断是:潜在井发症——心跳骤停。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如不及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常会因各种因素(暴饮暴食、情绪激动、便秘)而加重心脏负荷,导致患者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所以必须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每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皮肤粘膜的温度、色泽等的变化,积极防治心源性休克;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及咳嗽、咳痰等症状,及时发现左心衰,积极抢救和治疗。

2、指导患者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心衰患者限钠盐,戒绝烟酒。

3、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一周内谢绝探视,避免家属提及不偷快的事,耐心开导和安慰患者,经常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口服蜂蜜水,每日晨空腹吃香蕉一根,在心脏能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也可常规给缓泻剂。嘱患者切忌排便用力,因用力排便可增加胸腹内压,加重心肌耗氧,甚至心跳骤停。

5、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心跳骤停一旦发生,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第三个护理诊断是:焦虑。原因常因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年轻的患者担心预后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农村男性患者担心以后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而生活无法保障,或者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因治病而更加拮据。患者常表现为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忧郁、烦躁或对治疗急于求成,所以对有焦虑情绪的患者,一定要针对原因,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急取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的护理内容,常是心肌梗塞患者普遍存在的并且需要急于解决的问题。

下面要谈的是护理小结,主要内容是总结护理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护理措施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效果。

最后是出院指导,即健康教育。

1、休息,病后4-6周进入恢复期,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叮嘱患者要逐渐增加活动量,约3-4个月的渐进锻炼后,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约6个月后,逐渐恢复全天工作。

2、继续用药、巩固治疗,平日可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300mg)或潘生丁(每日100-150mg)。

3、戒烟、戒酒,避免摄人过多胆固醇饮食、加强体格锻炼。

4、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