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防教育平台筑起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战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搭建国防教育平台筑起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主战场

孟凡志

孟凡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军事教学部,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要求。校园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化校园国防教育“四个意识”,占领校园国防教育阵地,增强校园国防教育效果,从而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人开展,是新形势下确保国家安全与稳定、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国防教育发展方向教学内容教育的作用教育手段

[作者简介]孟凡志(1970-),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军事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军事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11-0040-02

开展国防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

国防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凝聚国民意志的现实教育,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超前教育,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和培养期,加强对他们的国防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校是国家“五位一体”国防教育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目前在校学生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和现代国防的人力基础。抓好校园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中心环节,不仅能为全民国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有力地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由于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承担的国防义务和责任也不同,这就要求国防教育必须区分层次,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校园国防教育是最系统的接触国防知识的渠道,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必须发挥其“主阵地”的牵引作用。认真开展国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使他们成为国防的宣传员,国防理论的辅导员,国防技能的教练员,通过他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扩大社会的教育效果,成为社会宣传国防教育的主力军,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发展做贡献。

二、确立国防教育发展方向及后备力量建设

大学生和中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将走进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行列,成为未来战场的主人。国防教育要牢固树立培养“后备军”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一个国家的安危,常常与一个国家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国防教育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崇军尚武、履行国防义务的教育,是培养国防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要通过对学生的军事理论教学,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培养其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想,为赢得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坚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使他们掌握现代战争条件,保卫祖国的本领和技能、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品质,为部队输送高技术人才,成为组建部队的骨干,做到寓兵于民,寓官于校,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创造条件。目前,我军主要采取国防定向生、高校应届毕业生人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等方式,从地方吸收各类人才,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根据我国学生基数大的实际,还可在大中专院校与军事对口的专业中,选择学龄长、学业好、热爱国防事业的学生,经过定期的培养锻炼,任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民兵,为部队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

三、开展国防教育树立大国防意识,更新国防教育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现代国防已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综合,是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大国防”。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牢固树立“大国防”观念,更新校园国防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以创造和平与安全、提高综合国力为己任,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使命的新型国防观。一个国家的安全,是由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军事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国家安全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校园国防教育必须加大综合安全观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认清国家安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大变化,全面衡量各要素在国家安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强化对国家安全因素多样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校园国防教育必须突出国家利益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维护以国家领土主权安全、国家发展稳定和尊严等的国家根本利益的正确观点,深化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

四、开展国防教育改变教育手段强化现代化战争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院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信息资源优势,把“信息化”教育作为提高校园国防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实现信息技术与军事课程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方式和方法、学习方式和手段的根本变革,增强校园国防教育的效果。要狠抓师资队伍培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把从事过军事工作的教师分期分批选送到地方高校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注意组织技术型教师到军事院校进行轮训,不断使他们在军事知识和相关技术上进行互补,以达到军事理论教师技术化,技术人员军事化。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在职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为主,提倡自学成才,将各有所长的教师混合编成教学小组,通过备课、授课等环节,搞好“传、帮、带”,尽快达到信息国防教育对军事教员的素质要求。同时,要搞好教学设施建设,创造信息化教学的良好环境。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实现由小网、校园网向国家教育网的过渡。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建立了学校信息化领导组织,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以多媒体教室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和以校园网络为中心的远程教学环境的步伐。通过建立军事理论教学网站,开设诸如电子教材、名师点评、兵器知识、外军缭望、军事名著、著名战例等栏目,充分发挥本校各类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采取采购引进和研制开发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满足军事理论教学的需要。发展信息化教学,坚持在实践中开展教学实验,使军事课与其他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不断吸取新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可结合课程介绍现代兵器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导弹、潜艇等先进武器的基本原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可适当介绍一些生化武器的性能特点及防护知识等,进一步激发学生认知和研究国防科技的兴趣,培养出更多具有相应军事技能和强烈国防观念的青年学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毅,孟凡志.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2011:9.

2.陈宝华.国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孟天财.浅议国防教育在高校培养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

4.赵金平,陈娟.高等教育多模式融合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责任编辑:盛丹艳)

ToConstructtheMainBattlefieldforCollegeNationalDefenseEducation

MengFanzhi

Abstract:“Toreinforce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enhancepeople’snotionofnationaldefense”isastrategicalrequirementputforwardduringthe16thCPCandafactorcrucialtotherisingandfallingofanation.Campusdefenseeducationisaprojectconcerningwithnationalsecurityanddevelopment.Itisindispensabletostrengthenthe“fourawareness”ofcampusdefenseeducation,takeupthebattlefieldofthecampustoenhanceefficiencyof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ndtoimpetusnationaldefenseeducationsoastoguaranteethestabilityandsecurityofourcountryandtospeedupdefenseandmilitaryconstruction.

Keywords:nationaldefenseeducation;developmenttrend;teachingcontent;thefunctionofteaching;teaching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