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卫广斌

卫广斌(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瓦房店116300)

【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否疗效相同并作安全性比较。方法将4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5例,并记录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肝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3d后症状均明显好转,且2周后复查X线阴影基本吸收,疗效无差异。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与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可减少用药频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9-0116-02

小儿支原体肺炎,传统治疗由于红霉素胃肠道反应重,疗程长,往往难于确保全程治疗完成。而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第三代抗生素,其抗菌谱较红霉素广,作用强,副作用少,逐渐成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同时其半衰期长,可减少用药频率。为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法,我科从2007年3月~2009年5月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25例,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21例,并将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46例患儿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1~12岁。肺炎支原体肺炎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均有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症状;②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少许干湿罗音;③X线以肺门阴影增浓为主,支气管肺炎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均一的实变影;④血冷凝集试验>1∶32。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5例),两者具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静滴红霉素30mg·kg-1·d-1,连续7d后改用阿奇霉素10mg·kg-1·d-1口服3d;观察组:白天静滴红霉素30mg·kg-1·d-1,并于晚上口服阿奇霉素10mg·kg-1·d-1,连续3d两者于治疗后3d,观察体温变化、咳嗽情况,1周后查肝功能,2周后查胸部X线;其间不能使用其它抗生素,可少量短期应用解热镇痛药。

2结果

治疗3d及2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全部病例1周复查肝功能均正常。

3讨论

随着肺炎病原菌变迁,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重要的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尤其是在5岁以上儿童肺炎病原菌占首位。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起病隐匿,但均近半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严重病例类似暴发性肺炎,并导致全身多脏器损伤,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症状主要为发烧,热型不定,咳嗽较为突出,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部X线有明显改变,这是本病特点之一[1]。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主要是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如何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缩短住院时间,以下进行探讨:

红霉素是常用的大环内酯类碱性抗生素,作用于病原体核糖体50S亚单位,阻止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浓度[2]。由于其能维持较高血清浓度,能较好控制临床发烧症状,故仍首选静滴红霉素。但静滴红霉素局部刺激性强,部分患儿不能耐受,常规是按药典要求在每1ml静滴浓度中含1mg红霉素,且滴注速度缓慢,否则导致刺激血管壁发生疼痛与静脉炎,并可引起严重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反应[3]。由于红霉素副作用,不断有新的大环内酯类衍生物问世,阿奇霉素就是一种内酯侧环链改造形成甲基红霉素。[4]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且耐酸性,口服3d使组织中维持较长有效血浓度,且具有良好组织渗透性,组织浓度高,炎症部位的浓度较非炎症部位浓度高,胃肠道副作用小,故有取代红霉素成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药物之一。对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案各家报道不一,有报道应用20mg·kg-1·d-1,连服3d,但目前倾向于10mg·kg-1·d-1连续服3d,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从最少用量及减少副作用来说,10mg·kg-1·d-1已足矣。

红霉素半衰期短,在血清中浓度高而在肺泡上皮、炎症细胞及组织细胞中浓度不高,可迅速缓解支原体血症,但不能保持对肺泡细胞中支原体的有效治疗。阿奇霉素具有口服吸收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半衰期长、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在炎症组织及炎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是血药浓度的10~300倍,服药3天对细胞内的MP抑制杀灭作用可维持10天[5],可有效杀灭细胞内支原体。二者联用,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控制支原体血症,并可保持对组织细胞内特别是呼吸道细胞内支原体持久的杀灭作用,减轻呼吸道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耐药菌株发生率。故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由于用药时间短,不良反应不大,胃肠道症状轻。另外,肺炎支原体对影响DNA、RNA或蛋白质合成或细胞膜完整性的抗生素均敏感,故针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不敏感者加用利福平口服,协同抗支原体治疗效果满意。上述结果提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短程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等不适,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耐药发生率低,发生不良反应二者无差异。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另外,红霉素代谢需要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2450酶(肝药酶)参与,而阿奇霉素代谢不需要肝药酶参与,因而在肝脏无原发病患儿,静滴红霉素同时加服阿奇霉素或静滴结束后改服阿奇霉素皆可取。本文就白天静滴红霉素而晚上同时口服阿奇霉素3d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与连续静滴红霉素7d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3d比较,两者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安全性相同,说明短程疗法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药物副作用,减轻患儿家长经济负担。红霉素、阿奇霉素是便宜、有效且安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文永,袁壮.要重视非典型病原体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致病作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58.

[2]江明生,杨藻寰主编.药物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30.

[3]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袁壮,董宗祈,胡义吉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7.

[5]王明贵,张婴元.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新药与临床,1997,16(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