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 1

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唐则凤

唐则凤(贵州瓮安县中医院贵州瓮安550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5-0241-01

颅脑损伤是损伤的一种,它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颅骨骨折并脑损伤是最严重的。病情重,变化快,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诊治,护理不当,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科通过对患者进行24小时生命征监测,并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治愈率。

1临床观察

1.1意识:意识变化是判断损伤程度及颅内压有无升高的重要指针之一。颅脑损伤的病人,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通过正确的格拉氏评分,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如昏迷减轻,意识逐渐清醒,是病情好转的表现,反之,则病情恶化。

1.2瞳孔:瞳孔变化是神经科患者的重要体征之一。正常瞳孔等圆等大,直径2.5-5。光反射灵敏。主要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光反射是否灵敏。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及生命征异常,提示有脑组织受压或脑疝,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形态多变为脑干损伤的表现,如深昏迷伴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为生命末期表现,预后差,应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1.3生命体征:R>30次/分且浅快,可能有脑缺氧或颅内压升高。如P<60次/分或快而弱,R<8次/分或出现叹息样呼吸,提示有脑疝发生,呼吸中枢受损,应积极处理。体温不升或明显升高,血压持续升高,脉压增宽,心率减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之一,应结合CT或其它检查分析有无颅内出血。

1.4头痛、呕吐及肢体活动:剧烈头痛伴呕吐,还有颈项强直,应考虑颅内出血或脑疝,颅内压增高的可能。及时复查CT以便确诊,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护理要点

2.1仔细观察患者神智、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每15-30分钟一次,并详细记录。

2.2保持病室安静,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颅内压增高者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如有脑室引流者应调节好引流高度,保持通畅。

2.3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压升高可导致脑组织缺氧,给患者出持续有效的吸氧4-6L/min。有呕吐或口腔有血性液流出者,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呕吐物或血液。加强气道湿化,促进排痰。如分泌物多难以排出,可行气管切开。高热者可与头部冰敷,物理降温或冬眠疗法。

2.4遵医嘱准确输入脱水剂,限制液体摄入,每24小时不超过2000ml。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便秘者给予轻泻剂或低压小量液体灌肠。

2.6加强防褥护理:对昏迷或肢体活动障碍者,协助翻身、勤按摩、勤擦洗,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对昏迷病人定时给予鼻饲饮食。

颅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观察力,掌握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救治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