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失眠原因分析与行为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骨科患者失眠原因分析与行为干预

洪清华

洪清华(湖北省竹溪县中医院骨伤科湖北竹溪442300)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171-02

【摘要】近年来,失眠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失眠是指一种持续长时间对失眠质和量不满意的状况,常见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多梦早醒、醒后感到不适或疲乏等。由于失眠,大脑及人体的系统未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降低机体抵抗力,大大延缓了疾病早日康复。依靠药物(如安定、舒乐安定)效果并不满意。我科在2009年对80名失眠患者进行了彻底的原因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不同的患者,制订了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失眠原因心理行为干预

骨科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

1.疼痛患者大多伤及筋骨,早期肿胀,疼痛剧烈,以致不能入睡或易醒。

2.环境因素

医院周围环境因素:医院一般都处在交通方便、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夜间不时传来的说话声、汽笛声、很容易把患者从睡眠中惊醒。

病房环境因素:光线、冷热、气味的刺激,同病室病友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打鼾、说梦话等)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许多患者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无法入睡(俗称认床)。

3.焦虑

大多数骨科患者都是由于创伤引起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功能障碍或行为上的束缚,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

创伤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局部,有时还累及重要脏器功能,甚至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

骨科患者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也是造成患者及家属寝室难安得重要因素之一。

4.生活习惯的改变

大多数患者白天输液治疗的时间,又再次入睡,到了晚上,却无法入眠。久而久之,睡眠习惯颠倒,继发失眠。

住院期间很闲,养成熬夜看电视、看书的坏习惯。

5.心理因素

角色转换的误区:从行动自如到活动受限,是一个漫长接受的过程。

亲情的呵护:许多患者住院期间,不是配偶或孩子陪伴。

失眠的危害

长期失眠加速衰老,身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缩短寿命,记忆力减退,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老年性痴呆等。极大地影响了健康、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

根据以上原因,我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了确实有效的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

早期和术后肿胀疼痛的患者,可用芒硝、明矾、冰片、黄柏、红花等研末湿敷,红外线照射,毛巾热敷,集中时间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示范、协助),安排合理的时间观看健康教育碟片、阅读健康教育处方,护士讲解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同的时段,播放轻松、安神、催眠的乐曲,转移患者注意力。睡前温水泡脚,足部按摩,可针刺三阴交、太冲、百会等穴位。饮牛奶(含镇静作用钙),量不宜过多,一般200—300为宜。还可以枕边放洋葱片。

安静的病室有助于治疗和调养。患者分类安置,采用双层玻璃,晚上不打扫卫生,睡前不开窗、搬走花卉,使用墙角灯,允许患者拿来自己常用的被服和枕头,护士做到“四轻”。

帮助患者每天制定精细的日常生活计划,监督并协助患者完成。把白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以不劳累为度),让患者有成就感、有收获。“劳其筋骨才能放松心情”,保证睡眠时的效果。

为患者提供陪伴床位,让家属亲自陪伴,感受亲情呵护,宣泄焦虑和不满,我们也可从患者真实的想法中,了解护理工作的不足和欠缺,以便提供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加强安全管理,把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地方,安全监护保证患者周全,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害怕、被盗),轻松、放心的入睡。

睡前不喝刺激性饮料(咖啡、浓茶),不进食过饱,不抹味道浓厚的化妆品,不看凶杀、恐怖的影片,享受睡前阳光,有助快速入眠。

和服药组对照,这种心理和行为干预纠正继发性失眠的方法,既不成瘾,没有依赖性,而且方便、简单、快速,效果明显,不易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拉近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