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线损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线损浅析

崔志伟

崔志伟

(泰州供电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在整个供电系统中,配网自动化中的线损问题对其有着很大的重要影响。一旦出现线损问题,这将会给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有许多关于电网的企业都在针对这个线损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解决。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线损

在供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线损问题,这将会给各个电网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线损问题容不得我们忽视。

一、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配电网自动化主要是指一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一般来说,配电网自动化包括了配电管理系统和馈线两大类。在配电网自动化中,计算机通信技术是其关键性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来看,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已经涉及到了大部分地区,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另外对于配电网自动化中另一大组成部分馈线而言,也已经基本实现了光纤通信技术,从而使配电网自动化更快捷地实现了馈线的高性能自动化功能。

二、线损概述

线损主要是指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电量损失。一般来讲,电能是通过各级层升降变压器、各级层的输入输出线路以及各级层的配电网设备传输城市内各区域的。而在整个电能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关系来完成转换的,在整个转换过程中,虽配电网自动化转换电能的效率较高,但仍无法避免电能的损耗。另外,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设备中所产生的功率,所损失的电能也是十分严重的,人们普遍将这类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电量损失称为线路损失,也就是常说的线损。目前,经过电力部门专业人们对线损的分析,将线损的种类分为统计线损、技术线损以及管理线损三大类。所谓的统计线损是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通过对用户电表的抄查数据所统计出来的供电与售电之间的差值得出的线损率。而技术线损则是通过配电网设备的数据参数的电网系统当时的运行负荷情况统计出线损的。

三、配电网自动化中的线损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大部分地区都采用了自动化配电网形式,但线损问题仍然严重存在,这主要由以下几点所造成的:

3.1无功补偿量不足问题。所谓的无功补偿量不足主要是由于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在投入运营时不及时所造成的,因而会产生严重的线损问题。同时,由于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设备投入生产无法达到要求,因此所输出的电压无法满足用电用户的需求。另外,在配电网自动化传输电量过程中,由于低压电在线路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实力因素所影响,因而也很容易造成线损问题。

3.2窃电现象严重造成的线损。目前来看,由窃电而产生的线损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首先,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电力配电网的监管力度十分不足,有些乡镇地区虽然建立了完善的配电网供电保护措施,但该制度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落实下去。这样一来,窃电行为就无法受到严厉的制止,使一些窃电人员有恃无恐,造成了严重的线损问题。另外,一些用电商户或是动力户绕表接线行为十分严重,从而使电压、电流经常出现开路或回路的现象。同时,一些用电用户利用高科技手段改变电表内计量数据的参数设置或是改变计量售率值,从而使电表在读数时与实际的电能用量产生一定的差值,以此来获取自身的经济利益。这种做法不仅会严重造成配电网自动化中的线损问题,还会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3配电网结构老化造成的线损问题。一般来讲,目前由于配电网老化所造成的线损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首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十分多且复杂的网点,并且是一个线路较长的系统设备,这些线路在供电过程中一旦某一区域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配电网的故障。其次,配电网一般都是架设于室外的线路,经常会受到外界天气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时间久了就会造成配电网的绝缘层功能下降,从而引起线损问题。另外,配电网线路受人为的破坏而造成的线损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例如:人们高空抛物将物体悬挂于架空线路上,从而很容易造成两条相邻的线路相交,产生电路干扰,造成严重的线损。

3.4线损波动较大问题。目前在线损过程管理和预控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一些企业更换XT、电能表、计量回路等设备时都没有将可追补的电能损失量以及电表更换时的数据参数详细记录下来,以至于后期统计时无据可寻。另外,一些企业在进行购电量与抄回时电量没有达到统一的抄录,从而使回馈的电量信息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售电能力的实时跟踪能力差是直接导致线损问题的关键性因素。甚至会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5工作人员造成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仔细是造成线损的最大的原因。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认为企业的利益与自身并不存一定的直接关系,因此在工作中态度十分随意,对抄表工作中的数据没有做到仔细的核对,因而产生不少的线损问题。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于线损的分析能力较差,因此无法提供线损预防措施和建议。最后,配电网自动化线损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造成线损严重的很大因素。

四、降低配电网自动化中线损的措施

制定线损防范措施是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4.1大力推广现代化科技手段。大力推广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有助于降低线损率,首先,要加快供电量的远传工作开展速度,同时大力推广配电网自动化线路以及大用户的在线监管系统的使用。另外,还要积极推广电能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集中式抄表系统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完善电能负荷管理的远程使用功能。另外,电量数据的信息统计是降低线损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利用数据远传系统来提高线损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线损管理的可控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要加大实现电量信息远传数据的共享功能,并且充分利用配电网自动化线损已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

4.2做好定期的配电网自动化检修工作。配电网自动化线路的定期检修是降低线损率的关键,因此电力企业要尽可能将配电网的线路供、售电系统同时进行检修,以此来提高配电网供电能效,减少停电的次数。另外,电力企业要派专人对配电线路的输、配电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泄漏电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定期更换不合格的配电线路绝缘子、清洁配电网系统设备、定期测量配电网线头电阻等,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另外,对于线路消缺而造成线损的检修工作时,要尽量采用带电作业的方式,以减少停电的次数。

4.3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所谓的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增加无功补偿主要是指提高配电网线路的功率因数。也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无功电量的输出以及降低有功电量的损失率,就必须在配电网自动化线路中增加无功补偿。在进行无功补偿时,除了要对正常的电网功率进行检测外,还要针对一些配电网线路中动态功率进行检测。对于用电功率因数大于1的用电用户,要在用电用户配电线路中加设一个双向无功率电度表,从而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负荷用电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电容器投切。

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中的线损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配电网降低线损率前,首先要对线损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根据问题找出解决线损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线路的供电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邱俊清.配网自动化线损问题及解决措施[J].机电信息,2013(30).

[2]罗君雄.论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1(09).

作者简介:

崔志伟,单位:泰州供电公司,配调调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