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 2

重度颅脑外伤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张军红

张军红(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111000)

【摘要】目的结合护理实践,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开颅手术40例,保守治疗10例。治愈例,占80%;好转5例,占10%;死亡5例,占10%。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细致、全面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脑外伤病情观察护理

颅脑损伤是脑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多是由于车祸、跌伤、斗殴伤而引起。其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地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2011年1月~2009年9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颅脑外伤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车祸伤25例,坠跌伤10例,打击伤10例,其他伤5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严重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裂伤伴各种颅内血肿17例。本组患者均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精神紧张、近事遗忘等症状。

2护理及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2.1意识改变提示疾病程度,可通过问话、呼吸、予以痛觉刺激以及是否睁眼等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如躁动患者突然安静和昏睡,提示病情恶化,颅内血肿形成,需立即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备血、皮试,清洁创伤部位周围正常皮肤,尤其需消毒供皮区皮肤;如深昏迷患者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

2.2脑疝观察

严密观察颅内压变化,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以及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一旦出现脑疝迹象,立即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小脑幕切迹疝,最为常见。患侧瞳孔散大,病人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和进行性意识障碍恶化。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出现血压升高。急性者常突然发生呼吸障碍、昏迷,可迅速死亡。

3保证有效氧供

颅脑外伤患者常伴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会加重脑组织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故须保证有效的供氧,及时清除口腔异物,从口腔、鼻腔或气管插管处插入气管内吸痰,吸痰动作宜轻柔,头偏向一侧,吸痰过程坚持无菌操作;持续低流量吸氧,掌握鼻导管吸入的部位,预防无效吸氧;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

4做好基础护理

4.1呼吸道的护理

4.1.1体位

对颅脑损伤或手术的患者,给予床头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肺部通气量,并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呼吸道。鼻饲营养者取半卧位,胃管插入后先吸少许胃内容物,证实确在胃内后再灌注鼻饲液,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引起呕吐与呃逆。

4.1.2吸痰

因脑损伤而出现昏迷的病人,由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咳嗽反射消失,下气道分泌物积滞,极易出现窒息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上应尤为注意,除应及时吸收痰液外,还应在病情稳定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2尿路感染的预防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及会阴部清洁。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用刺激性小的硅胶导尿管留置导尿。对于昏迷时间长、留置导尿的病人,要经常冲洗膀胱和清洗会阴部,防止逆行感染。

4.3褥疮的护理

要定时为病人翻身,在尾骶部和其它骨突出部位垫气圈和泡沫垫,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尿失禁或出汗多的患者,要经常更换床单、衣服,保持平整、干燥。颅脑外伤伴颈椎脱位时,要保持头-颈轴的一致,翻身时一人抱稳头部,另一人帮助翻身,以防颈椎过仰或过屈加重颈髓损伤。

4.4消化道的护理

昏迷三天以上的患者应给予鼻饲。由于病人长期不能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大大增加。所以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汁食物,食物应每4小时由胃管注入,注入食物的温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可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烫伤,过低则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4.5口腔及眼的护理

对长期昏迷、鼻饲患者,每天用2~3%硼酸过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眼睑不能闭合的病员,角膜可因干燥而易发溃疡,同时伴有结膜炎,应除红霉素眼油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以保护角膜。

4.6高热护理

由于脑外伤累及到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中枢性高热,加重脑水肿,还可加速脑脊液的分泌,使颅内压增加,体温如果高于40℃,会使体内各种酶类的活性下降,造成脑代谢降低甚至停止,降温可使脑细胞耗氧量减少,降低机体代谢,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主要靠冬眠药物加物理降温,同时给予皮质激素治疗,而感染所致的发热,一般来的较迟,主要靠抗生素治疗,辅以物理降温。

4.7输液护理

在脑损伤急性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输液治疗,通过输液,进行抗炎、止血、脱水的治疗。输液速度不易过快,否则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高渗脱水剂要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要求半小时内输入,否则就失去脱水意义,治疗中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输液时间长,除休克外,静脉穿刺时要有计划地从四肢远心端到近心端。在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因甘露醇对组织的刺激性强,若渗入皮下,可致皮肤组织坏死,发现皮肤肿胀,立即更换静脉并局部冷敷或用0.1%普鲁卡因封闭;已外渗者,避免在该处远端再做静脉穿刺。

4.8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

昏迷或长期卧床病员,由于活动少,容易发生肌腱、韧带退休和肌肉萎缩,关节日久不动也会强真而失去正常功能,所以护理病员时应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给病人按摩、帮助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防止关节挛缩,帮助恢复功能,也可预防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5康复期护理

颅脑外伤的患者常有心理功能障碍,因此,应做好心理护理,细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有效活动。对于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让其多听收音机,教给他们简单的词句,多鼓励患者发音。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时,为预防关节挛缩、肢体水肿及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应早期做好肌肉按摩、关节屈伸锻炼等,可请康复中心制定详细治疗计划。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91.

[2]王俊荣.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2(3):1-23.

[3]王义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18.

(收稿日期: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