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

欧锦溪朱志华谢玉丽(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43001)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1例169枚消化道息肉患者,分别行EMR和单纯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的操作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首次复查随访疗效。结果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EMR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电切组(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息肉行EMR治疗与传统单纯高频电切术治疗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手段。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消化道息肉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22-0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上皮而隆起于黏膜面,并向消化腔内突出的局限性病变。目前的发病率和检出率均越来越高,可视为癌前病变甚至恶变[1]。因此及时发现息肉并对其切除及作病理学检查,这对预防其恶变,对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技术。现总结我院近年来分别经传统方法直接圈套治疗或行EMR治疗消化道息肉,对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101例169处按山田分型法确诊消化道息肉(包括山田I-Ⅳ型)的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MR组(n=45)和电切组(n=56),其中EMR组男28例,女17例;电切组男32例,女24例;两组年龄6~85岁,平均(48.6±5.2)岁。两组息肉共169枚,EMR组81枚,电切组88枚。两组息肉分布、山田分型及息肉大小均采取随机分配。两组息肉分型[3](山田分型法):Ⅰ型(广基型)35枚,占20.71%,Ⅱ型(隆起与基底呈直角型)19枚,占11.24%,Ⅲ型(亚蒂型)81枚,占47.93%,Ⅳ型(有蒂型)34枚,占20.12%。息肉大小:直径≤0.5cm45枚,0.5~1cm72枚,1~2cm37枚,2.5cm14枚。

1.2设备及器械

使用OlympusCF-H260电子胃肠镜,OlympusESG-100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用Olympus公司的EMR专用圈套器、NM-200U注射针,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Olympus钛夹等。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按常规胃肠镜检查作术前准备,排除禁忌症。EMR组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边缘1、2mm指向病灶中心点方向斜行刺入,相当于于黏膜下层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约5~20mL),注射量以能使整个病灶明显隆起为标准,注射后病变处能抬举可进行下一步治疗。采取圈套切除的办法,(参数设置如下:切割功率30-35W,凝固功率30W,单极脉冲电切模式下),将病变组织切除,要求完整保留固有肌层。对直径超过20mm的隆起型病变,可用圈套器分多次套取病变,分次切除。电切组将圈套器直接套入息肉,套住部位以高出周围基底部粘膜0.2~0.4cm为宜,然后用高频电凝电切法切下息肉参数同EMR组。分叶状息肉或大息肉可采用分次套切法将息肉摘除。术毕仔细观察是否有组织残留及出血、是否平整。如有少许残留,可予局部烧灼处理。如有少量渗血,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用去甲肾上腺素8~16mg加生理盐水20~40ml局部喷洒创面或用钛夹夹闭出血位点,如切口较深者钛夹夹闭。切除标本用圈套器或吸引随内镜取出,切除后较大片的标本用大头针撑开固定于薄泡沫板,经4%甲醛浸泡固定,所有标本均送病理室切片病理检查。

1.4术后处理

手术后嘱卧床休息,予禁食1-3天(视术后病灶情况)、补液、黏膜保护剂、预防性止血等治疗,以后从流质起逐步过渡为正常饮食。观察时间窗为从手术到术后7天,将切除的病变组织完整切片病理检查。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切除效果

EMR组1例因基底粘连,未能完整切除,病理证实黏膜下层癌后行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术中6例渗血,以注射肾上腺素或钛夹等止血成功。切口较深者5例,均以钛夹夹闭,术后无出血、穿孔病例。电切组8例因广基或无蒂,未能切除或完整切除,术中出血12例,术后迟发出血4例,以冰盐水冲洗、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钛夹等止血成功。2例复查残端残留要行再次电切术。1例穿孔送外科手术修补。切口较深者15例,均以钛夹夹闭。EMR组出现并发症(包括术中、术后出血、穿孔、切口过深及残端残留)共11例,而电切组共有34例,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随访观察

所有患者术后第一个月均进行首次随访。对病理证实为黏膜内癌变、腺瘤、不典型增生及息肉者,术后3、6个月及1年复查,其他术后半年再复查,以观察是否息肉残留或复发,并可以再行内镜下处理。以后可以每年复查1次。所有患者完成第一次内镜复查。

3讨论

消化道息肉组织学分型以英国的Morson的组织学分型为基础,分为肿瘤性、错钩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4类[1]。因部分息肉可发生恶变,被视为癌前病变。能早期发现病变并切除对降低消化道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4]。而内镜下息肉摘除方法很多,包括EMR、单纯高频电切除术等,各有优缺点[5]。而EMR是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手段,大量临床资料已证实这一技术安全高效,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最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6]。本次回顾对比分析,EMR组1例未能完整切除,而电切组8例因广基或无蒂,未能切除或完整切除,两组都存在有术中创面渗血情况,但EMR组显然发生率低,这是由于EMR通过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使形成液体垫,并与肌层分离,肾上腺素起收缩血管作用,大大减少出血风险。EMR组无迟发出血和穿孔病例。电切组出现迟发出血和穿孔病例,与电切过深和圈套组织操作不稳定等因素有关,EMR组由于存有液体垫,使黏膜病变抬高,增加了粘膜下的厚度,再行圈套高频电流切除,缓解了高频电损伤消化壁的深度,穿孔几率大大减少。也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EMR组一例黏膜下层癌追加外科切除,与病变本身因素有关。

因此,EMR已成为消化道息肉的重要治疗方法,操作技术简单,严重并发症少见,疗效理想,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理想方法。但是,即使操作容易,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治疗原则,并应重视术后的定期内镜随访。

参考文献

[1]田国利,康丽,王悦友,15例消化道息肉内窥镜电切术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2004,4(28):291.

[2]Liusi-deChenYeBaiYang,etal.ClinicStudyofEndospicMucosalResection(EMR)forTreatmentofColorectalFlatTumor[J].DigestiveDiseaseandEndoscopy;2007,1(1):23-28.

[3]于中麟,金瑞.消化内镜诊疗学图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4-65.

[4]PohlJ,PeehO,MayA,etal.Endoscopicresectionofearlyesophagoalandgastricneoplasias[J].DigDis,2008,26(4):285-290.

[5]王伟,李兆申.消化道早期癌肿内镜治疗现状与评价.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30-32.

[6]Liusi-deChenYeBaiYang,etal.ClinicStudyofEndospicMucosalResection(EMR)forTreatmentofColorectalFlatTumor[J].DigestiveDiseaseandEndoscopy;2007,1(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