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针对性护理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

成政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心610072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P<0.05);研究组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呼吸功能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influenceofspecificnursingonpatientswithsevererespiratorysystem.Methods:selectourhospitalrespiratorysystemin98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randomlypidedintostudy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thestudygroupwasgiventargetednursingclinicalobservation.Effectofthe2groups,respiratoryfunctionrecoveryandhospitalizationtime.Results:thetotalefficiencyof89.80%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73.47%inthecontrolgroup(P<0.05);the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ofrespiratoryfunctionandrecoverytimeofhospitalization(P<0.05).Conclusion:nursingcaneffectivelyreducetherespiratorysystemandrespiratoryfunc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thehospitalizationtime,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

[Keywords]targetednursing;severerespiratorysystem;clinicalcurative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34-01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肺部或气管病变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无改变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控制,但很难达到治愈目的。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常规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方法,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护理效果不佳。基于此,本研究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期为此类患者寻求更为高效护理方案。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系统重症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研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59.43±10.26)岁;重症肺炎、重症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分别为19例、16例、1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34~76岁,平均(59.24±10.13)岁;重症肺炎、重症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分别为17例、19例、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严密监视患者病情,对呼吸道进行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紧急处理。②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制定合理饮食食谱。③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心率,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意识。定时询问患者身心状况,对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分析,避免出现异常。加强夜间巡视,及时处理出现异常的患者。②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出现窒息现象。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定期检查和维修所使用机器,避免出现异常。进行气道湿化时,对患者吸入温度进行严密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③药物护理:对患者服药剂量与方法进行严密监测,控制血药浓度。开放两条及其以上静脉通道,避免出现药物中毒。全面了解患者体质,尤其是药物过敏史患者,严密监视用药后情况,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做好紧急处理。④生活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通风,定时消毒,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集中探视时间以30min为宜,严格限制探视人数。经常晾晒床单、被罩,将设置室内温度以21℃,湿度以65%为宜,降低细菌滋生。⑤心理护理: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并进行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正确认识病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肺功能指标症状为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肺功能趋于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肺功能无好转为无效。总用效率为痊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②观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单纯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目的,给予科学合理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护理呼吸系统重症患者,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能够防止异常状况;给予用药和饮食指导,能够保证患者规律用药,加强营养。但常规护理没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缺乏针对性,因而护理护理效果不佳。

针对性护理属于临床常用护理方案,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根据不同症状给予针对性护理[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并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通过加强夜间巡视,能够有效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可对异常情况进行紧急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有效避免窒息,吸氧操作时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防止呼吸道感染。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可防止患者出现意外[3]。保持病房通风,定时进行消毒,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合理调控室内温度,可有效防止细菌滋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况,促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从而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妙芝.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30-31.

[2]武铁力,王春利.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1):171-172.

[3]刘荣惠.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