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泪道浚通术及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高频泪道浚通术及护理进展

谢春霞

谢春霞(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于男性,患眼常有流泪、流脓症状,给患者造成不便和痛苦。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目的是为达到重建或恢复通畅的引流通道。传统手术或因疗效不佳,或因损伤过大颜面部遗留疤痕,或因费用过高等而逐渐淘汰。近年来开展的高频泪道浚通术,由于手术方法简单且可重复操作,术程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保持了泪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结构,无需皮肤切口,不影响颜面部外观,深受医患欢迎[1]。

1泪道阻塞的概述

各种原因所致的泪道不通均属泪道阻塞。泪道阻塞除先天泪道发育异常及外伤外,泪道炎症致泪道粘连是泪道阻塞的主要原因,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鼻泪管所含的淋巴细胞易集聚成淋巴滤泡致管腔狭窄,出现泪液排泄不畅,使粘膜肥厚增殖及肉芽组织形成泪道阻塞[1]。泪道起始部管径窄细,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毗邻相通,容易受炎症、外伤的影响而发生阻塞。鼻泪管下端也是一个解剖学狭窄段,易受鼻腔病变的影响出现阻塞[2]。泪道阻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常有流泪、流脓、视物模糊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2泪道手术的进展

治疗泪道阻塞传统方法有:泪道探通术、插管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激光泪道成型术等。探通术只对婴幼儿先天性膜性泪道阻塞有效,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即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全形成管道化,固出生后新生儿鼻泪管下端先天残留膜[3],探通后将残留膜捅破即可痊愈。对成人泪道阻塞探通术基本无效,仅作为检查手段或其他手术的前期准备步骤。插管是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将硅胶管插入泪道内并留置一段时间,利用其支撑作用达到扩张泪管,只能起暂时的机械性扩张作用,一旦支撑拆除后往往因组织张力作用又自然闭合,管腔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再次导致阻塞,成功率低,效果不理想。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效果虽好,但过程复杂,耗时长,病人痛苦大,费用高,并且面部皮肤留有疤痕,影响容貌,患者难以接受。泪道激光成型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微创泪道手术,激光治疗是利用激光的气化作用,快速而有效去除、疏通病变组织[4],从而使泪道管腔通畅,.恢复导泪功能,适用于膜性泪道任何部位的阻塞,尤其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治疗效果较好[5]。但由于其导光纤维硬度和不能旋转的限制,不能采用先探通后浚通的方法,因此容易出现假道,影响疗效[6]。此外,激光泪道治疗机设备偏贵重,在基层医院推广有一定难度。高频泪道浚通术是近年国内首创的治疗泪道阻塞的微创手术方法,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目前治疗泪道阻塞最常用的方法。

3高频泪道浚通术的原理

高频泪道浚通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碳化鼻泪管内的阻塞组织,恢复鼻泪管通畅[7][8]。探通泪道后,将特制的探针插入阻塞的泪管内,利用高频电灼,使阻塞组织上皮层及固有层的腺样层灼为焦痂,焦痂既可起到止血作用,又保护了创面,还具有暂时性内管支撑作用,创面在愈合过程中焦痂会逐渐软化,破碎脱落,经加压冲洗排出,以达到鼻泪管通畅。

4高频泪道浚通术的适应症

高频泪道浚通术适用于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以及小泪囊伴有萎缩性鼻炎的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患者均可采用这种方法治疗,适用范围较广。

5高频泪道浚通术的优点

高频泪道浚通术有以下优点:(1)先探通,后浚通,避免假道形成。(2)重建的鼻泪管内径远大于探针的直径和泪小管的直径,扩大了泪道管腔。高频泪道探针不需空心探针辅助,可以直接作用于探针周围组织,利用探针自身的硬度摆动探针,更是扩大了作用范围。(3)新浚通的鼻泪管疤痕收缩的方向是离心性,避免了向心性收缩,有助于维持鼻泪管的开放,保证了疗效。(4)无出血和术后感染,由于探针与组织密切接触,探通后立即实施电灼,既避免了出血又杀灭了创面的细菌。(5)形成的焦痂还具有暂时性内管支撑作用;疗效高、安全可靠;创伤小,无皮肤疤痕[9]。(6)不改道,不破坏泪囊的虹吸作用,符合人体生理功能[10]。(7)门诊治疗,费用低,可重复操作;还可联合植管、联合药物治疗,使疗效更佳。

6高频泪道浚通术的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患眼结膜囊滴奥布卡因麻醉2次,术前充分冲洗泪道,完全排出泪囊内的分泌物及脓液,扩张泪点,选择5ml注射器和8号泪道探通冲洗专用针,抽吸2%利多卡因2ml,边探通边注入少量麻药进行局部麻醉,探通后来回扩张泪管,退出探针,再将高频泪道浚通术专用针探入,采取边旋转边退针、边旋转边进针交替进行,连续电灼,来回进行,并有意识的摆动探针,扩大作用范围,必要时可更换大号的电灼针进行操作,以保证疗效。高频泪道浚通术后要进行有效的泪道冲洗和药物灌注治疗,用加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的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每天或隔天一次,连续5次后停用地塞米松,并逐渐延长到每周、半个月、1个月一次,以保证疗效。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进针时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推进,以免损伤泪道引起出血和形成假道。指导患者注意用眼卫生,按医嘱用药;告知患者定时门诊复查冲洗泪道非常必要。

7高频泪道浚通术联合植管治疗和药物灌注治疗,可提高疗效

7.1泪道浚通术及附加义管植入术,鼻泪管内留置插管,可以隔离创面,扩张泪道,避免粘连和疤痕挛缩[11],联合植管治疗,疗效更好[12]。术后妥善固定好导管,避免导管脱出和刮伤眼角膜,定期冲洗导管管腔,防止分泌物堵塞及继发感染。3个月以后拔出导管,定期冲洗泪道。

7.2泪道浚通术并丝裂霉素软膏治疗泪道阻塞[2],丝裂霉素能抑制泪道纤维组织再生从而防止组织粘连和瘢痕形成[13]。注意药物浓度不能过高,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及时冲洗干净结膜囊内溢出的药液,防止药物对角膜产生毒副作用导致并发症发生。

7.3泪道浚通术联合玻璃酸钠留置治疗泪道阻塞[14],高分子量的玻璃酸钠注入泪道以后,可粘附于管壁上,其假塑性撑张功能使管壁不易回缩[15]。

7.4高频泪道浚通术联合贝复舒治疗泪道阻塞,贝复舒眼液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能够促进泪道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组织水肿,降低再次阻塞的发生率[16]。

7.5泪道浚通术联合氧氟沙星眼膏治疗慢性泪囊炎,术后将氧氟沙星眼膏注入泪道和泪囊,利用其停留时间长,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药物作用机理,高效抗菌消炎,软膏还可扩张支撑泪道管壁,提高疗效。

8展望

高频泪道浚通术是治疗泪道阻塞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疗效高,病人痛苦小,费用低,门诊治疗不需住院,已逐渐取代传统手术成为治疗泪道阻塞的新的手术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值得推广。在现阶段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新的科学技术,因此,我们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利用好新技术、新方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许钟毓.泪道浚通术并丝裂霉素软膏治疗泪道阻塞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医生.2007,45(9):33-34

[2]高群芳.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泪囊炎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2010,12(5):715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5

[4]岂勇.泪道阻塞性疾病激光治疗临床观察89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32-33

[5]陈金卯.泪道植管技术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12-1114

[6]张翼飞,王智崇,李晨,等.KTP激光切割和高频电灼鼻泪管重建术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8):49

[7]王智崇,陈家祺.鼻泪管阻塞的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4-6

[8]余青松,胡超群,何庆国,等.高频泪道浚通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4):383

[9]欧穗珍.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65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1):56-57.

[10]虞灵梅,孙红,袁志兰,等.高频泪道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和护[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护理版).2009,5(11):89-90

[11]许英,苏丽金,周爱玉.泪道浚通术及附加义管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27-1928

[12]杨继君,任永红.高频电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11):305-306

[13]胡康,王建辉,孙大菊.泪道浚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52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2):50-51

[14]付红义,何昕,李俭,等.泪道浚通术联合玻璃酸钠留置治疗泪道阻塞[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3):264-265

[15]时建平.玻璃酸钠在泪道阻塞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4):293

[16]黄漫清,杨小红.高频泪道浚通术联合贝复舒治疗泪道阻塞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2):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