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分析

高丽

山东省费县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山东费县

摘要:在村镇经济的发展下村镇建设工作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发展趋势,居民对于自身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关于村镇建设工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初步实现了村镇建设标准化,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

关键词:村镇建设标准化;问题;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村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村镇居民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诉求推动着村镇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从单一的建筑形式和简陋的居住条件已经过渡到建筑结构复杂多样、建筑质量不断提高、建筑用途迥然不同的发展态势。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也给予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村镇建设的标准在各个地区存在差异性,这种无法统一的标准成为村镇建设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以保证村镇建设的标准化,让村镇建设有着统一的规划和发展模式,变得更加健康、合理。

一、村镇建设标准化难以实现的原因

1.村镇在进行村镇规划和建设的时候缺乏标准化的意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土墙房”到“砖瓦房”再到当代的“楼房”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村镇建设产品的形象都代表着相应时期村镇经济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村镇建设的标准,不仅对村镇规划、对卫生的要求、对住宅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进行了规定,也对村镇建设、对供水建设的技术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制定了相关的导则、标准或者规范,然而村镇建设存在一定的管理和监察的漏洞,很多村民有着自己的主观看法,并没有将村镇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意愿,有的新的村镇建设标准和旧标准之间相隔时间太短,很多人都没有从旧的标准的使用习惯中脱离出来,对新标准的接受程度不高,这也是村镇建设无法实现标准化的原因之一。

2.对村镇建设标准化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但我国村镇的发展水平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因此很多时候政策和标准的执行需要让人们对此先有所了解,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村镇建设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能够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他们就会从内心认可这一行为,村镇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现就没有什么阻力。然而当前我国相关建设部门和行政部门对村镇建设标准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村镇进行宣传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造成人们对村镇建设标准化的理解无法到位,严重阻碍着村镇建设标准化的进程。

3.村镇建设标准虽多,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

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村镇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有很多,涉及村镇建设的多个领域。然而这些规范和标准由于出台的时间都不长,彼此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补充、彼此依存的关系,受村镇自身条件的限制,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对村镇建设的规划、设计、质量、安全等全面的完整的标准体系的建设。

二、村镇建设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1.村镇各领域建设的质量有了可以衡量的标准

村镇建设标准化的实现,可以让新农村的建设有了相应的规范来衡量各领域的建设质量是否达标。只有村镇建设实现了标准化和体系化,无论是建筑施工设计、施工过程还是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工程的检验验收就都会有法可依,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则施工工程的质量就不会出现问题。例如只要检验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判定这些建筑材料是否达标,对居住型住房建筑施工所用的油漆、木材检查看看是否达到了环保要求、是否在规定的材质要求的范围内等。

2.保证了村镇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

村镇建设标准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村镇建设规划和设计的标准化。在村镇进行建设之前,要对所要进行的建设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不仅仅是针对现在村镇的居民分布情况而进行设计,还要对村镇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不仅要在建设用地方面进行规划,也要对建筑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的设计,保证采光和保温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这样一来村镇建设就有了统一的标准,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建设的科学性,也减少了村镇居民在采光和保暖等方面的花费,实现了对村镇建设的长远规划。

解决了铺张浪费问题

如果村镇经济发展繁荣,那么居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增加,收入增加他们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意愿也就更加热切。从目前的村镇建设工作来看,铺张浪费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建筑的规模、面积都超过了村民的需求,二层、三层一直处于空闲状态。且邻里之间的攀比问题也非常严重,自家的院落成为彰显自己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的招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在村镇建设标准出台之后,对于村镇住房标准、间距都会做出明确规定,如果违反规定需要承受相应的处罚,这对于农村奢靡之风的遏制有着积极的作用。

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问题

现行的村镇建设工作多由居民自己来进行承担,但是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建筑产品的设计规范,导致自行建成的房屋保温性能、采光性能达不到节能标准。村镇建设标准会涉及详细的保温性能、采光性能,对于墙体、门窗材料也会做出明确的标准,在建设住房时居民需要严格执行,这既可以提升房屋的整体性能,还能够有效减少他们在取暖与采光方面的开销。此外,长久以来由于村镇建设缺乏系统、有效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土地浪费问题非常严重,某些居民在宅基地的建设中没有考虑到周边的道路建设问题,道路宽度设计不科学,无法满足行车需求,在建成后需要额外修建道路增加了经费的开支。村镇建设标准的推行可以有效解决该种问题,其中对于道路性能指标、建筑容积率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可以节约农村的建筑用地。

5保证村镇建设产品质量

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质量的合格与否,而村镇建设标准的出台将从根本上解决建设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的问题。因为标准从建筑产品的设计到施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做了明确而规范的规定,譬如建筑产品的规划设计、基础、墙体、防水、门窗、过梁的荷载、设备安装、装饰材料和其它的建筑材料的指标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只有当所有这些指标都达到标准要求建筑产品才可以竣工验收,从而可以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村镇建设的标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让村镇建设有一定的标准可依,可以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衡量和检测,保证质量符合要求。从大的方面说,村镇建设的标准化可以让村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符合要求,具有科学性和长远性,提高了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益,避免了铺张浪费和互相攀比风气现象的发生,让村镇建设更加健康,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杜永伟.农村城镇化——从沿路建、村联片到小村镇建设[J].南方农村.2014(08).

[2]王志宏.统筹城乡建设发展构建科学规范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0(09).

[3]魏娟,苏义坤,周晓冬.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5(12).

[4]黄桂林,马宗帅,郭云飞.基于AHP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配置指标体系评价研究[J].经济师.2014(10).

[5]胥建华,陈忠范,徐明,陈春元.农村住宅建设标准体系研究[J].工业建筑.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