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病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病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陈怡帆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高三七班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的深入研究,口腔中的Hp及其在胃Hp感染中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述了口腔中多个部位有Hp,口腔Hp与胃Hp感染密切相关,口腔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Hp储存库,有效系统地控制口腔Hp,对根除胃内HP后的再复发有重要价值。研究提示药物加牙周治疗有助于Hp根除,因此牙周序列治疗不仅是治疗牙周疾病的主要措施,对消化道疾病的根治、防止Hp再感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在临床上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牙周炎;牙菌斑;慢性胃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1],并且证明了该细菌感染会引起人们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这一重大成果帮助两位科学家赢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2]。幽门螺杆菌对人类的消化道情有独钟,口腔是食物进入胃肠道的第一站,那么我们的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呢?

1.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

1989年Krajden从口腔中首次发现了Hp[3],口腔和胃肠道都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又是消化道的开口,虽环境不同,但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菌,能够活动,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细菌。它的破坏力超出我们的想象,全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被它感染,我们国家人们的Hp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所以控制和预防Hp感染已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研究口腔Hp,最近国内外的研究已证实胃病患者的口腔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尤以口腔中的牙石里多见,而牙周炎病人口腔中的Hp含量更高[4]。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Hp作为胃内Hp潜在的感染源应加以重视,口腔可能是Hp的重要的储存库。Olssorl[5]对l4例胃粘膜培养阴性的患者取牙菌斑进行PCR检测Hp,检出率为93%。我们的学者[6]研究表明胃粘膜Hp阳性的慢性胃病患者其口腔Hp检出率高达89.6%,牙菌斑的Hp检出率也高达82.3%,非胃炎患者菌斑中Hp的检出率为50.5%,检测了慢性胃病患者口腔内菌斑、含涑液及舌背粘膜的Hp检出率,结果为口腔内各标本检出率按人体计算依次为菌斑(82.3%)>口腔含漱液(51.1%)舌背粘膜(37.5%),提示口腔中Hp可能有多个生存环境。

2.口腔Hp与胃Hp感染密切相关

口腔粘膜属于消化道粘膜的一部分,是外界因素作用于消化道粘膜的第一关,在长期的种系进化过程中,口腔系统形成了一个复在正常情况下,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始终保持者一种动态平衡,微生物不会对宿主产生危害.但是,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比如在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微生物就会对宿主产生危害,引发感染.Hp可能是一条件致病菌,普遍的存在于健康人和慢性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可能无致病作用,但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则会引起致病.散在分布在舌背粘膜、颊粘膜及上腭粘膜表面的Hp更多可能来自唾液的播散。

胃炎患者口腔中有较高的检出率,Hp存在于唾液、龈沟液、口腔黏膜、舌背及牙菌斑中,特别是存在于牙菌斑中的Hp[7],全身用药对其作用甚微。龈沟和牙周袋是适于Hp定植和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口腔Hp特别是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Hp作为慢性胃病患者胃内Hp潜在的感染源应加以重视。口腔Hp与胃Hp感染密切相关,口腔可能是比胃黏膜更重要的Hp储存库,可能是主要的传染源,它源源不断地将Hp伴随食物送入胃肠道,引起胃肠疾病的复发.

3.三联治疗配合序列的牙周治疗,能够降低胃内Hp的复发率

Hp的发现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治疗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根除Hp能有效治愈溃疡,甚至可作为预防胃癌的工具之一。临床上在治疗由于Hp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时,最常采用的是三联疗法[8],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被视为疗效高、副作用小和简便的根除Hp治疗方案。但Hp经治疗根除后,仍有再感染的可能,其再感染机会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Hp根除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胃内Hp反复感染与口腔Hp感染有关,药物能根除胃肠道内的Hp感染,但对于口腔中的HP作用不明显,口腔作为Hp的另一个重要储存库,源源不断地将Hp伴随食物送入胃肠道,引起胃肠疾病的复发.药物能根除胃肠道内的Hp感染,但对于口腔中的Hp作用不明显,口腔作为Hp的另一个重要储存库,源源不断地将Hp伴随食物送入胃肠道,引起胃肠疾病的复发。台湾地区一项对胃炎幽门螺杆菌治愈患者3年随访研究表明,有口腔感染疾病胃炎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患者比口腔健康者易复发再感染[9]。Kignel[10]发现药物治疗不能根除口腔Hp,可能是由于口腔Hp存在于唾液、龈沟液及牙菌斑中,全身用药对它们的作用甚微,尤其是菌斑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膜结构,药物难以到达而发挥作用。因此,口腔Hp在胃内Hp感染根除后仍然存在,可能是胃内Hp感染复发或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牙周炎的胃病患者在经过铋三联治疗与铋三联配合牙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铋三联治疗在短时期内能迅速控制和根除胃内Hp,其近期效果是明显的、肯定的;铋三联治疗组与铋三联配合牙周治疗组不同的治疗1年后,铋三联配合牙周治疗组胃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未做牙周基础治疗的同类患者(62.8%vs32.4%,P<0.05),因此认为单纯铋三联治疗并不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根除胃内Hp复发的治疗方法,药物加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Hp根除。

4.结语

综上所述,秘三联治疗配合周密的牙周治疗,降低了胃内Hp复发,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目前设计的Hp根除方案多考虑了胃内微环境与药物代谢特点,口腔Hp较胃内细菌应用常规方案更难根除。因此根除口腔内Hp是防止胃Hp再复发的重要措施,牙周治疗是根除胃内Hp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特别是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在某些生活用品(如牙膏)或食物中使用有效的药物,防止Hp进入人体,将疾病的发生切断在第一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WarrenJR,MarshallBI.Unidentifiedcurvedbacilliongastri-cepitheliuminactivechronicgastritis.Lancet,1983,1:1273-1275

[2]TytgatGN,WenderhulstRW.ImportantacquisitionsinHelicobacterpylofiinfection.CurtOpinGastroenterol1995,11(suppl.):57-60

[3]KrajdenS,FuksaM,AndersonJ,etal.Examinationofhumanstomachbiopsies,saliva,anddentalplaqueforCampylobacterpylori.JClinMicrobiol1989,27:1397-1398.

[4]胡文杰,曹采方,孟焕新,等。胃病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9,13(4):261-263.

[5]OlsonK,WadstromT,TyszkiewiCZT.H.pyloriindentalplaques.Lancet1993,34l:956-957.

[6]高静,朱声荣,刘贤,等。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1):5-7.

[7]高静,王庆才,高德安,等.慢性胃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10,30(9):630-631.

[8]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07.

[9]SheuBS,ChengHC,YangYJ,etal.Thepresenceofdentaldiseasecanbeariskfactorforrecurrent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aftereradicationtherapy:a3-yearfollow-up[J].Endoscopy,2007,39(11):942-947.

[10]KignelS,deAlmeidaPinaF,AndreEA,etal.Occurre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dentalplaqueandsalivaofdyspepticpatients[J].OralDis,2005,11:17-21.

作者简介:陈怡帆,女,2000年6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泰安第一中高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