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机房设备快速定位巡检系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电力系统机房设备快速定位巡检系统分析

叶驰

(广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系统的设计原理,随后介绍了系统功能,包括平面设计和系统管理,最后分析了快速定位巡检系统,包括标签路线、信息采集处理、开发APP、效益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机房设备;快速定位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装置在电力系统机房中的应用数量也不断增加。机房中的设备巡检工作囊括了调控设备、服务器、安全设备和供电设备等多种类型。机房中在进行巡检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巡检记录繁琐,人工检查中容易出现漏填、漏检等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系统设计原理

在无线定位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室内定位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在无线局域网的覆盖区域,系统能够对相关人员和资产进行准确定位,快速找寻到目标对象,从而能够人员和资产设备进行实时定位监控。以局域网为基础的定位技术拥有覆盖范围广、信息传输速度快、实现成本低等优势。RFID定位方案,能够对各种设备中内置的RFID标签进行准确定位。射频识别技术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其可以通过标签对单独的ID识别号进行准确识别,寻找标志物体,十分接近于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也是物联网中的基础支撑技术,在识别操作中,不需要人工方面的干涉,可以适应各种情况恶劣的工作环境,同时RFID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高速运动物体进行合理识别,同时识别多种标签,十分方便快捷。RFID也是一项较为简单的无线识别系统,其中具体包括两种基础的元件,能够用来跟踪物体、控制物体和检测物体,系统包括多种标签和一个阅读器构成。RFID技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法能够在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实施非接触式的数据双向传输,从而实现数据交换和目标识别的目的。其中基础的RFID系统主要包含三种内容,分别是读卡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三者能够进行信息传递,通过微型信号传递视频信号。室内定位系统主要包括定位服务器、局域网接入点、定位标签等几部分构成。

二、系统功能

(一)平面设计

二维平面的设计方案即把电力系统机房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运行设备的平面化图形在系统当中展示出来,从而对个人的移动轨迹信息实施合理测算,并对机房中当前的工作人员位置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合理设置机房当中的各种硬件设备。

(二)系统管理

人员管理方面能够对相关流通人员的机房进入次数、机房进入频率、当前的位置坐标等信息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做好信息的增删工作。对于机房中的各种设备硬件信息,包括无线射频接收器的坐标位置、机柜坐标信息和基础信息等内容,实施全面管理,针对机房中的所有设备信息做好增删工作。图形管理方面,机房的平面结构图包括多种图层,分别是标注图层、人员分布图层、无线射频设备的设置图层、机柜图层、平面结构图层等,各个图层还有其对应的比例尺,能够在室内定位过程中,发挥出鹰眼功能和实时缩小、放大功能,对图层进行自主控制,充分结合个人的实际需求,将各个图层中的信息准确反映出来,系统中可以对各种图层信息进行初始化配置,对图层信息进行有效的增删检任务。权限管理,能够全面管理机房中参与操作的工作人员,结合工作人员工作属性和个人职位身份的差异,由系统的管理人员实施统一分配,做好系统管理员的权限查找、增删改功能。菜单管理,即利用定位系统的功能管理单元,做好功能菜单的删减工作。实时定位功能,能够对电力系统机房中的相关设备实施快速定位操作,准确查询设备的所处位置,按照进入机房操作人员身上所配带的射频识别卡,对人员所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整个误差范围大概在1米左右,能够对当下操作人员实时移动的坐标信息准确记录下来,并按照具体的要求,将绘制人员相关移动轨迹准确记录下来,自动定位系统还能针对问题发挥出自动预警功能。

三、快速定位巡检系统分析

(一)标签路线

针对当下电力系统机房中的巡查现状,以移动终端和手机评委为基础,扩展快速定位巡检系统功能,利用电子标签协助设备进行定位,通过软件辅助程序将机房和设备的实时环境状况反馈出来。以NFC技术为基础,研制机房设备的快速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利用蓝牙技术、RFID技术和二维码技术选择巡检标签。结合价格、存储量、感知距离等内容进行合理的对比分析,因为机房中的设备信息经常处于一种变化状态,因此二维码技术不符合可重用性原则,而蓝牙技术在应用中需要电源供电、互相干扰、投入成本高,存在较大的实现难度,因此可以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以其标签路线为参考进行系统研究[1]。

(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促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需要保证设备信息的准确性。从而才能在巡检中对机房设备进行快速、准确定位。逐一核对服务器信息、机柜、设备等内容,并在巡检的过程中,将相关信息准确记录下来,形成像账务卡一样的信息表,并针对信息采集工作制定标准规范,充分掌握各种设备的名称,形成数据规范,针对电力系统机房中的各种设备制定相应的电子标签。标签选择需要满足电力机房中的电磁环境需求和温湿度要求,率先选择数据传输速度快、应用寿命长、工作稳定可靠、体积小、可重复使用的标签。在对标签的存储芯片实施机房设备读写数据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填写设备的属性信息,从而为巡检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三)开发APP

研发巡检APP的过程中,可以在手持终端和手机终端中进行,将巡检APP添加到手持终端当中,从而对机房进行快速准确定位。巡检APP中的数据种类丰富,包括拥有强大功能的SQLSERVER数据库,前台程序模块的推荐开发通用性较强,可以利用拥有较强研发效率的JAVA语言实施编程操作,在NETFRAMEWORK框架为基础研发程序模块,包括编程代码C语言和大量的标准模板库。结合电力系统机房中的相关巡检业务进行合理划分,机房巡检内容包括机房环境巡检、设备运行状态巡检等,明确具体的巡检流程,在对标识进行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定位机巡检设备,通过APP选择缺漏的填报内容、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和填报设备,最终自动产生相应的巡检报告,促进巡检流程实现电子化管理的目标。APP的程序设计是以机房设备中的固定巡检流程为基础的,和巡检设备环境以及手持巡检终端设备实施数据交互和定位任务,从而使机房中的环境信息和机房设备巡检状态能够实现实时录入和实时显示功能。此外,还需要充分联系巡检方面的需求,对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实施自动统计分析,方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环境和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能够实时掌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机房中的环境状态信息[2]。

(四)效益分析

在系统研发工作结束后,将其投入到实际运行当中,从而彻底去除电力系统机房巡检中的错漏问题和疏忽问题,进一步提升巡检效率,降低设备的巡检时间,准确判断故障产生的影响时间,根据中心机房中128个屏柜设备每天的需要进行两次巡视的周期计算,大约一天之内可以节省120分钟,全年可以节省43800分钟,即730个小时,此外还要在一些特殊时期内适当增加四次的巡视时间,整年共可以节省800个小时。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机房巡检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巡检时间,提高了巡检效率,凭借信息技的先进性,在机房巡检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巡检工作。

参考文献:

[1]辛明勇,高吉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多维度故障诊断与定位系统方案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05):59-62+67.

[2]徐亭亭,金志强.电力系统机房设备快速定位巡检系统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