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站场建设之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道路客运站场建设之探索

刘昌岭

临沂交通运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格局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人们也更倾向选择便捷的交通方式出行。而道路运输业也正积极地在谋求转型图变,试图在综合运输的“大交通”格局中寻求生存及新的发展机遇。然而道路客运中的站场建设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使道路客运在围困中寻求突围,并在综合运输中仍起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道路客运站场的建设要点。

关键词:道路客运;站场建设;要点

1、道路客运站场合理建设的必要性

1.1要克服客运站场选址的误区。目前,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为了尽快带动城区的扩大和发展,通常采用的常规思路是搬迁车站,追求一味的“高大上”,喜欢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站场选址大多选取在郊外或新开发区内,总想把客运站边缘化来带动城市扩展,但建成后在较长时间内仍无法正常运行,出行不便,客源稀少,配套设施不跟上,投资巨大,违背了客运市场资源合理配置规律,一停就是好几年,例如早几年江西南昌、安徽安庆、山西太原、江苏南京、重庆双河口等等,全国闲置多年的事例层出不穷,因为有许多花的是财政资金、国企资金或银行贷款,都是公款“交学费”,亏损严重,实际上也拖累了地区经济,所以合理选址非常重要。

1.2城市客运站场建设要以方便旅客为第一要素,道路客运站场作为城市的“窗口”,社会公共服务场所,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为社会服务,为了让旅客出行更方便、更快捷,集散更高效有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更方便乘客出行,也为了疏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许多地方都在城区边缘兴建级别不一的客运站。但是,关于客运站到底该建城市边缘还是保留在城市核心区,在业内依然是一个广泛热议的辩题,虽然观点不同,但最终目的必须为了让城市交通系统有序的运行,让人们安全便捷出行,就是说客运站场选址问题其实就是对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理论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当今社会在城市化进展加快下,客运站场的合理选址迫在眉睫,应该因地制宜,这对整个城市良好运行和科学发展更为迫切和重要。

1.3一个城市要稳步健康地发展,作为先行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城市综合运输体系在“适度超前”的总方针指导下,有一个综合规划、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像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基本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城市交通枢纽,各种交通网穿过此地无缝衔接,不同的交通工具运行,统一协调,增强辐射能力,而香港更是在开发一片土地的时候,就会提前在招标文件上写好中标的开发商必须在建设中免费建造一个交通枢纽,这是必要条件,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就没有资格参与竟标等等。因此,国内在城市在开发大型土地中应借鉴境外的先进理念和城市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并布局交通枢纽,包括道路客运站场的选址与建设,不但使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更趋方便、安全、高效,更能促进城市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2怎样搞好客运站场建设及运营

2.1做好客运站场的选址

1)必须与城市交通的主要道路密切协调和支持城市公交、地铁等,减少对市区线的压力。提供合理衔接与合作,根据实际条件,应尽量将高铁、普通铁路客运、机场、公交、地铁、出租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效的衔接,构建立体式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以方便乘客转移。2)选址还要注意保证少拆迁,但也不能离市区太远,不然游客数量会下降。3)保证必要的供水,供电设施,同时还要具备防止火灾,人员疏散和污水处理等功能。4)在建设的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供给和需求对土地资源的可用性是最大的,高密度的土地可以形成高强度使用的布局,城市的面积和空间十分有限,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道路运输站场的建设工作。

2.2加大客运站人文及生态方面的建设力度

当前,旅客的出行需求要求快捷舒适,为此,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运营应着重考虑:第一,对客运站的建筑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其主题设计需要与四周环境协调、统一,可使用具有较大跨度的钢结构,在增强建筑美观性的同时,提升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第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客运站生态方面的投资力度,鼓励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并在客运站建设过程中普及使用节能环保能源,做到既能够向旅客展示人文、生态方面以及环保方面的态度和综合实力,又能够大大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适度。

2.3对客运站的内部功能予以合理布局

在客运站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功能结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客运站内部功能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旅客出行的舒适度。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密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区域占地,同时对候车厅、站台以及售票大厅予以优化设计;第二,对进出站客流予以科学规划,以免出现人流冲突、交通堵塞的情况。

2.4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前期可行性评估制度,从提高乘客舒适度、改善城市交通情况、提升交通安全效益及运输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效提升客运站建设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施工、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客运站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建立并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对客运站的运营效益予以合理监管。

2.“人便于行”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血脉”的畅通,是一种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结合部,担负着长途、短途和城市内部交通的客货流转运的任务。

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重通道、轻枢纽的现象,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缺乏有效衔接,多种运输方式分别各自建站场,使枢纽建设没有整体规划。且相互间衔接不畅,不仅给旅客带来不便,还加大综合运输成本,降低整体运输效率,各种交通运输客运站场向综合交通枢纽方向转型发展已是箭在弦上,可喜的是,目前北京、上海、郑州等大城市规划建设一些交通综合枢纽投入运行的反响较好。

2.6无论是高铁枢纽、道路枢纽还是空港,都是由核心区和影响区构成,产生了节点交通价值和城市功能价值,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在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和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上的优势,使得其土地价值提升,相应的产业选择也将向附加值更高的行业转移,它不仅体现在交通功能“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本身,更体现在枢纽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规划与土地开发的影响上,目前看我国离“区域交通一体化,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大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既提升枢纽的交通功能,提高城市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又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为城市经济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道路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影响着城市结构形态的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对站点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可以研究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一套自己的有关理论体系去指导我们的实践;作为企业,我们可以抓住现阶段所具有的道路客运的特点和国内客运站建设有较稳定的资金回报这些优势投资于城市汽车客运站,从而为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姜莉莎,唐秋生.道路客运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J].交通企业管理.2017(05):112-113.

[2]牛海晖.关于促进汽车客运站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J].山西交通科技.2017(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