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优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优势探讨

区军杰龚义伟陈增谋李海滨徐秋红彭承东

(梧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并诊断为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方法治疗结石,对照组使用常规胆道取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术后胆道出血率、术后胰腺炎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术后残石率仅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07);观察组术后胆道出血率、术后胰腺炎等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与传统的外科取石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弹道碎石术;肾镜;优势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143-02

前言

肝胆结石病在我国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0%,位于世界前列,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生活质量[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研发,使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不断多样化[2]。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优势,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并诊断为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25~57)岁,平均年龄(42.25±13.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26~55)岁,平均年龄(43.38±12.6)岁。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则认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梧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认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术前准备,观察组采用硬性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方法治疗结石,术后利用肾镜冲洗胆道碎石;对照组采用常规胆道取石治疗。术后抗感染、护理等级均保持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石率、术后胆道出血率、术后胰腺炎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值<0.05时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30例患者术后残石率仅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07);观察组术后胆道出血率、术后胰腺炎等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

3.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是治疗困难,且复发率高。传统的胆管结石治疗方式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的缺点是创伤大,且遇到难治性结石或者情况复杂的结石时,则出现意外的风险较大,如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若破坏了乳头的组织结构,则会影响其括约功能,造成术后的反复感染,使结石复发率进一步升高[3]。因此,传统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其临床应用范围较小,选择极度受限,逐渐不被广大临床医师所认可。

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比较容易耐受,尤其是在嵌顿或者结石较大的情况出现时,单纯的应用胆道镜无法取出,使用ERCP取石创伤较大,此时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则显示出巨大优势[4]。而在本研究结果中也发现,使用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残石率、术后胆道出血率、术后胰腺炎等发生率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肾镜联合弹道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Hwang,M.J.andT.N.Kim,Diffuse-TypeCaroliDiseasewithCharacteristicCentralDotSignComplicatedbyMultipleIntrahepaticandCommonBileDuctStones[J],ClinEndosc,2017.50(4):p.400-403.

[2]Ogura,T.,D.Masuda,T.Takeuchi,etal.,VisualizationandremovalofintrahepaticbileductstonesthroughEUS-guidedhepaticogastrostomy[J],GastrointestEndosc,2016.84(3):p.531-532.

[3]Shi,S.H.,X.N.Feng,Z.Y.Wang,etal.,Pyogenicliverabscessrelatedtointrahepaticbileductstones:Difficultiesininfectiouscontrolanddiagnosisofconcomitantcholangiocarcinoma[J],JGastroenterolHepatol,2018.33(5):p.1092-1099.

[4]Wong,J.C.,S.F.Lam,andJ.Y.Lau,Noveluseofanopticalfiberintriple-lumencatheterforpercutaneouscholedochoscopyandholmium:yttriumaluminumgarnetlaserlithotripsyofintrahepaticbileductstones[J],GastrointestEndosc,2015.82(1):p.171.

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合同编号20140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