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及运行管理策略邹安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6
/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及运行管理策略邹安烈

邹安烈

古蔺县水务局四川泸州646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多服务于农业生产,其中的渠道工程更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建筑,可以有效避免因水患所引起的灾害,并可以确保水利资源应用的合理性。所以,各地政府应充分做好小型水利工程渠道建设工作,保证建设质量,同时应做好后期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渠道运行的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运行管理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充分遵循经济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不仅仅指小型水库,还包括田间灌排工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以及蓄水池、塘坝、中小型泵站等。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小型水利工程极为重要,其能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饮水等重大问题。要想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渠道设计工作的有效性,相关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成本,遵循经济性原则,并根据设计做好渠道施工计划,使工程可以有序进行并可以节约资源,确保渠道设计方案的完善性。

1.2充分满足生态平衡原则

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渠道设计时,设计者应在不破坏施工地点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来完善渠道设计工作,保证设计效果。在此应注意,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应对建设地点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进行充分的勘察,同时应掌控当地水资源分布情况、分布规律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水资源利用的要求,使渠道设计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的使用要求。

1.3其他设计原则

第一,因地制宜原则。渠道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渠道修建位置,可以将渠道设置到地理位置相对较高的区域,并将排水沟设置到地理位置相对较低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升渠道设计的合理性,并与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设计内容进行细化。第二,重视干渠与支渠的结合。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渠道设计时,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将干渠与支渠进行结合,并综合考量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等方面,以提高渠道设计方案的应用效率。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术

2.1合理选择渠道修建位置

渠道修建位置的选择与水流的走向、水流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会对后期的农业灌溉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应重点关注渠道修建位置的选择问题。在进行渠道位置选择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充分了解现场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气候等。在开展地质环境勘察工作时,勘察人员应做好取样工作,在检查土样时应关注其组成成分、软硬程度等,确保其可以与施工要求相符。在进行水文条件勘察时,勘察人员应对地下水分布情况、地表水分布情况及地下水位进行详细的勘察,同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河流分布情况及降雨情况等。勘察人员应做好勘察数据、信息的记录工作并确保其准确性,为渠道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技术选择提供依据。但是,一些施工现场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完美,如软土地基、土质松软等情况经常可见,这些问题都会给渠道施工带来直接的影响,不利于后期农业生产。因此,勘察人员应做好勘察数据的记录、分析及归档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奠定基础。

2.2充分做好渠道放样工作

在进行渠道施工时,可以通过设计图纸及放样工作来对渠道施工范围进行划分,并根据区域作用进行标记,确保渠道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在开展放样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准确设置放线位置。放线时应遵循放线顺序,确保顺序与施工顺序是一致的。有效地控制开挖深度与间距,显现出放样的作用。

2.3确保渠道开挖、回填及土方平衡

开挖、回填工作是渠道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开挖位置的确定来明确回填的尺寸,并对土方回填量进行计算。同时,应衡量好土方开挖预测量与实际开挖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填筑时夯实作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方量,所以开挖出的土方量通常无法满足填筑作业使用的土方用量。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渠道开挖回填时,施工人员应预留15%的填土量。在进行填筑作业时,应确保所选择填土土质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填土中掺杂杂质,进而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在进行填土作业时,应根据填筑位置的不同来选择填土高度与宽度,满足相关标准。

2.4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先做好基坑开挖验收工作。基坑开挖验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确保基坑内部的清洁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技术人员应根据要求做好配比工作,通过开展试验确保配比处于最佳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做好材料准备与拌制工作。在进行浇筑工作时,确保浇筑尺寸、浇筑外形都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浇筑施工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并做好每一层的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紧实性。同时,在进行浇筑施工时避免出现间断情况,确保其连续性与均匀度。渠道浇筑时可以采用U型槽方式,浇筑一次成型,避免二次浇筑。如果是浇筑小型衬砌渠道,可以应用跳仓浇筑方式。混凝土摊铺时应控制其厚度及高度,避免压实过程中出现混凝土面过低的情况。在进行找平时可以沿着渠道坡度自上而下铺设布料,保证混凝土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在进行振捣作业时,应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并对振捣力度进行控制,先进行下一层振捣,符合质量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振捣。

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养护管理策略

3.1控制渠道渗漏情况

在进行渠道渠床面防渗漏作业时,通常使用不透水防渗层。不透水防渗层主要材料有卵石、三合土与黏土。如果渠床为沙质,其透水性相对较大,在进行不透水层敷设时可以采用黏土地衣深层,确保其敷设厚度。若护面湿度在20%~30%,可以将渠床的敷设厚度控制在5~8cm,并强化夯实工作,保证夯实效果。如果渠床表面没有发现比较严重的冲刷或冰冻现象,可以将敷设厚度控制在9cm,在其上敷设细石与沙土。从以往的工程中可以看出,当黏土厚度较厚时,其防渗漏效果相对更好。

3.2不断强化人员培训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地方政府也应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引起重视。第一,做好质量控制宣传工作。在开展水利渠道工程质量宣传工作时,基层水利管理部门可以将以往的工程案例作为宣传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以提升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度。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不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关,更关系到渠道后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第二,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多利用原有的施工经验,存在侥幸心理,因此水利渠道施工企业应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可以采用观看宣传片等方式来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结论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渠道施工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充分、全面地关注渠道施工技术,并根据不同地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确保所选择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同时,应在施工结束后根据运行状况做好运行管理工作,可以采用日常巡查的方式,并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人,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保证小型水利工程渠道可以正常、稳定运行,进一步发挥小型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和为人民生活服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鑫.水利工程农田渠道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8):113-114,121.

[2]董秀芳.水利工程农田渠道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7):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