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在电厂工作的应用与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浅谈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在电厂工作的应用与融合

张勃翔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265116)

摘要:在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办公自动化已经越来越普及,传统的纸质文件已不能满足办公便捷度的要求,因此,不少电厂以纸质文件的管理经验上及信息技术为基础,不断促进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立足于电厂工作文件的使用,就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管理流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异同和各自优劣,同时阐述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相依共存的融合发展观点。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已成为工作常态,电子文件及档案也逐渐在办公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文件在查找,存储等方面有着纸质文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因为它的安全性以及对存储、阅读设备依赖度较高而备受关注。对本电厂而言,工作文件(执行文件)是指经电厂授权人员批准生效的,由运行人员在电厂运行活动使用、并在使用后作为历史记录保存的文件。因对其使用的正确性及安全性要求较高,本电厂目前采取的管理方式为:专人打印并配备纸质文件,供执行者使用。这种方式下,电子文件的用途仅限于查阅,其在运行人员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并不被认可。然而从现实发展来看,电子化打印文件,实现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文件使用的趋势。

1使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优劣比较

1.1工作文件以纸质文件配发的方式存在时,缺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到配发周期及使用频度,为保证工作文件充足可用,同一份文件往往需要复印制作多份工作文件,供现场操作人员取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件存储区域的压力,同时因为纸质文件的易燃性,其存储区域的消防风险也随之增加。二是因纸质文件配发周期所限,当工作文件内容更新时,新版的纸质文件尚需经过文档配发人员的处理才能被送至存储区域,与电子文件的即时生效即时上传相比有时间差,造成文件更新速度较滞后。三是工作文件数量及种类繁多。需专人负责梳理及配发整理,且一旦文件更新,相应的全部旧版纸质文件均需销毁,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纸质文件配发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安全度较高,如有修改,痕迹清晰可见。对使用者而言,不需花费过多精力考虑文件准备这一环节,核对文件的正确性后即可使用。

1.2工作文件通过电子文件直接打印使用时,缺点在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系统依赖性高,一旦这些被依赖的设备或系统发生故障,电子文件将无法使用。但此劣势可通过在现场存放少量纸质文件作为备用的方式来弥补。另外,因为对于一项现场操作而言,需要用到的文件往往为一个文件的某个附件,因此需要电子打印实现自动筛选功能,此功能的实现需要文件处理系统或软件的支持。

电子文件使用的优越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强大的检索功能配合合理的分类存放方式,使得电子文件的查找简单到只需动几下手指。其次,现场不需要存放冗余的纸质文件,只留下适量的备用文件即可,文件存储区域即被充分利用,又不至于堆积如山。再次,文件的更新速度很快。文件的编校审批及生效均通过电子流程进行,一旦文件内容更新,电子文件便可被立即替换,旧版文件也可通过后台锁定处理,确保作废或过时的文件不会被误用。

2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发展

纸质文件一旦产生,不需要依靠任何其他设备,便可实现查阅功能,且一旦在原文件上修改,必然会留下痕迹。而电子文件必须借助电子设备才能实现查阅、存储等功能,且其安全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软件及系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子文件无法完全将纸质文件取而代之,尤其是在记录存档方面。认识到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共存的现状,如何做到让两者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本电厂运行领域而言,纸质文件的管理已相对成熟,电子文件管理的经验相对较少,但与纸质文件相比也有共通之处,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证其权威性和安全性,而迎接这个挑战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两点:技术和管理。

2.1发展电子文件载体系统的可靠性。

目前,本电厂的电子文件存在于专门的内网系统之上,且有加密防伪技术。授权者才有查看并打印文件的权利,且可通过加密水印跟踪打印时间和打印者账户,使电子文件使用的安全性更有保障。需要关注的问题是:电子文件的录入及电子文件更新后,系统能否可靠的替换掉旧版文件。电子文件通过管理流程优化和稳定的系统支持,可以逐步建立公众的信任,进而建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存使用的基础。另外,文件库内文件繁多,执行版与试用版文件会并存于系统内,因此为防止人因失误,需给工作文件的打印账户一些限制,例如用此账户登录时,试用版文件不可被打印。

2.2增强电子文件的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数量庞大,存储方便,但针对其的管理不能只是简单的存储在硬盘或服务器内,这样日积月累,电子文件也会堆积成灾,其整理,鉴定、归档等方面需加强管理,尤其是电子文件的分类和归档存放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其可操作性。电子文件的管理者也需加强责任心和执行力,避免在文件信息的著录上出现失误。

3本电厂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共存与融合前景

电子文件打印使用是办公自动化的必然趋势,电子文件的有效性一旦得到认可,工作文件可通过电子文件打印获得,纸质受控文件可少量配备,其作用不再作为工作文件主体,而是作为工作文件的备用或母本文件。在打印机不可用或其他紧急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执行文件,可使用纸质受控文件代替电子文件的打印件。

考虑到某些文件打印后无法立即使用,为确保文件使用的正确性,确保在文件从打印到使用这个周期内,文件产生的更新不使用者忽略,电子文件打印件的使用还需注意:

●工作文件需在打印后24小时内首次使用,过期无效,需重新打印

●若某份工作文件的使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每次使用前均需与电子原件比对

在工作文件的归档方面,目前本电厂已经实现纸质记录与电子文件同步归档的管理模式。文件形成部门定期将纸质记录移交归档,减轻了各部门保管文件的压力,同时也避免了因个人存放不当造成档案缺失或损坏。与纸质记录归档同时发生的还有电子文件的归档,这些电子文档也有跟纸质记录相同的著录内容。两套归档体制同步进行,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持。

4总结与讨论

信息化发展本身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发展趋势,电子文件管理的不断成长和纸质文件管理的逐渐“瘦身”也同样在客观发生着。这是文件管理最为复杂的时期,我们也要主动应对这种变化。一方面,不轻言放弃纸质文件的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后备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管理带来的优越性,在保证正确使用文件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