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下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初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班级授课制下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初步探讨

王连德

(青海省西宁市第九中学,810018)

摘要:在当今以人为本思想不断在社会上传播的背景下,人的权利被越来越得到尊重。现在社会上都流行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应该求同存异的发展。而在教育界,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也应该被教育者所尊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肯定是不尽相同的,每个学生之间都会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根据差异进行不同的教学,这称之为个性化教学,又称为个别化教学。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调查研究,探讨在班级授课制下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发展状态,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有何帮助,以及“茶馆式”教学具体的意义是什么,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被初中生所很好地接受。

关键词:班级授课制;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

正文:

我国的教育水平近几年来正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从以前单纯地由教师上课授课变成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并且在课堂上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师生关系也逐渐走向平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地以一种单一的方式统一的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教学,是没有办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发展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是目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一直被得到重视,尊重人,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是当今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教育界也并不例外,在近几十年来,教育界一直一直推崇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在学校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不同的差异所在,积极研发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的物理基础并没有那么好,而一些学生可能对物理有着比较大的天赋或者说是兴趣,在物理学习方面成绩比较优越,这就是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需要初中的物理教师多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它们进行物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习教师应该多帮助他们从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学起,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多做拓展提高题,也可以让他们形成互相帮助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

二、个别化教育不等同于分层教育

个别化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程度上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比如说一道物理题,问一个东西为什么能在水面上浮起来,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不尽相同,但是这些都是学生思维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有不同的回答,尊重这种差异进行教学就是进行个别化教育。如果单纯只是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不同于个别化教育的分层教育,这会打击某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物理的热情渐渐退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是个别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而不应该采用分层教育进行教学。

三、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个别化教学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都是学生学习的不同的基本学习方法,独立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独自完成学习的任务,自我思考能力较强,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老师应该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如果自己班上有学生是喜欢独立学习的,教师应该尊重其学习需求,在独立学习时不给予打扰,帮助喜欢独立学习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喜欢三五成群的一起讨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是一起合作着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开发,沟通能力也会变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给喜欢合作学习的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效率。这是通过运用不同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能帮助教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四、后“茶馆式”教学的个别化教学视角

所谓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占少数,大多数都靠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学生如果自己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那么教师就不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自己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学习掌握,这就达到了一种对知识的先见学习效果,在看的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在随后的课堂上对老师进行提问,巩固自己脑内的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这种后“茶馆式”教学,了解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对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行学习更多的内容,对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给予他们学习上的指导,帮助他们跟上学习的进度,使得班上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五、证据支持个别化教学实践

在广州市某初中的物理课堂上,李老师正在进行对弹力知识部分的讲解,李老师在课堂刚开始时就让学生回答自己前一节课所布置的对课本预习的思考内容,学生们都积极举手进行发言,每个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学生们思考的过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老师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不同的小组,并且分别布置了不同难度的贴合课本知识点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学生,也有小组内合作讨论的学生,李老师说这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产生的,在课堂上,李老师对弹力的理解提出了疑问,问学生一个东西被捏扁了还能恢复原状是什么力在起作用,不能恢复形状的形变的专业解释又是什么。在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后,三个小组都派出不同的代表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其中都包含着每个小组成员独到的见解以及分析,李老师听完后也给出了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看看他们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异在哪,是否有可能比标准答案讲个还要好,因为答案不止一个,通过这二十分钟的讨论,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在李老师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学生们都听得聚精会神,并且提出了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上课的氛围十分的轻松,又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

结语: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学习,使得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个别化教学)(第5卷)[Z].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70.

[2]张人利.最近发展区就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吗?”[J].上海教育,2016,(5B).

[3]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