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分析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效果

刘彩英

刘彩英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蒙医院010300)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急救办法与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讨论。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总共收治的11例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中的措施与效果进行会诊讨论。结果:经过充分输液扩容、抗休克,积极溶栓、保证灌注,严密监测、谨防心律失常等治疗,11例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好转,病情稳定并得到控制;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81.82%。结论: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属于危重病例,患者愈后较差,死亡率高。接诊时应及时、有效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应谨慎。通过及时并且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患者生命可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

【关键词】急性RVI心源型休克抢救及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232-01

心脏泵血通过主动脉连接、上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实现全身血供。同时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的回缩,迫使血液回流进入冠状动脉窦,通过左右冠状动脉实现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心脏血液回流通过静脉窦流进右心房[1]。来自下肢生静脉血栓、骨折时脂肪栓子或者冠心病的脂质斑块随血运到达左、右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时,可发生冠状动脉栓塞,导致心梗的发生,即心脏灌流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坏死。临床研究表明[2],左心室心梗极其严重转归为心源性休克,而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较为少见,但死亡率较前者高。本文回顾分析病历材料,分析对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所采用的急救与护理办法及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到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总共收治的11例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男型患者:女性患者=8:3;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4.5岁;体重52—76kg,平均61.3kg。其中9例患者由于心绞痛—下段胸骨后方疼痛,部分患者感觉疼痛向左肩部和背部放射,严重者大汗并有“濒死感”,到我院就诊。对患者进行简单问诊后,即刻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的动态分析,表明所有患者为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就梗死部位分类:发生于前间壁2例;发生于下壁6例;发生于下壁并正后壁有3例。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

急救中心的急救办法:

①右心室心肌梗死急性发作期间应强制制动,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就地急救,松解领口、腰带,室内环境保持安静和空气畅通,不可刺激患者,有条件可吸入纯氧,以保持血氧含量。

②药物:硝酸甘油片0.3—0.6mg,含服。

③体位:休克体位—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头和躯干抬高20o-30o、下肢抬高15o-20o。暂不宜进食,饮用水少量,要保温。

④心肺复苏:判断患者昏迷、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2.2护理措施

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抢救后转入CCU进行严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休克状态监测:一般检测:神智意识状态、皮温与色泽、平均尿量、脉搏;特殊监测:CVP(中心静脉压)、CO(心排出量)、DIC的检测等。

(2)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先兆,可使用利多卡因预防,治疗时静脉滴注。

(3)解除疼痛;一般可用吗啡或杜冷丁,如需必要可4~6小时可重复使用。躁动者肌注或静注杜冷丁。

(4)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

1.3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1.0系统,对患者治疗后果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经抢救后,综合评定患者身体状况与心梗的治疗情况,按其从好到差分3级:康复、控制、死亡。统计结果见下表一。

表一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后观察

康复控制死亡总有效

患者数5439

比例45.46%36.36%27.27%81.82%

通过抢救,大部分患者病情的得到控制,其总有效率大81.82%,但仍有27.27%的死亡率。

3讨论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泵血功能减弱,心输出量(CO)极度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导致血压下降,全身重要脏器和组织缺血,引起微循环障,患者死亡率极高。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常见病因为心肌梗死,其中右心室梗死(RVI)最为严重[3]。解剖心脏血液供应血管,可发现右心室的前壁除接受右冠状动脉右室支供血外,还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故右心室心梗时,多发生在下壁和侧壁,而右室前壁梗死却少见。在治疗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时,急救应及时且有效。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积极溶栓或介入治疗,改善心肌血供,预防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第二:合理有效地充分补液,纠正水、电解质混乱,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第三:护理期间对患者的监测应严密、及时,特别是心电检测,预防心律失常。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发现只要急救与护理及时并且有效,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生命可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朱雅芬.下壁心梗合并右室心梗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15(2):67-68.

[2]李益民,胡大一.急性右室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02,4(3):172-176.

[3]JohnsonMC,TorresM,AlvesA,etal.Augmentedcellsurvivalineutopicendometriumfromwomenwithendometriosis:expressionofc-myc,TGFbeta1andbaxgenes[J].ReprodBiolEndocrinol,2005,1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