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孙小妹邱小于

孙小妹邱小于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海南临高5718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8月份期间本院56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将这5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了2例消极的心理问题(1例抑郁、1例烦躁),消极心理的发生率为7.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5)d;气管插管次数为(1±0.5)次;在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9例消极的心理问题,包括3例抑郁、4例恐惧、2例烦躁,消极心理的发生率为32.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2.5)d,气管插管次数为(4±0.5)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给予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消极心理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心理护理;ICU;机械通气;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95-02

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针对ICU患者,往往需要依靠机械通气来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然而在给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暂时失去医院的交流能力,而为了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需要与患者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方式进行交流,面对繁琐的机械通气操作,患者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消极的因素,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另外,ICU作为危重病治疗的重要场所,进入到ICU的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面对ICU封闭的环境,很容易让患者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此,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8月份期间本院56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将这5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8月份期间本院56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将这25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男女比例为5:4,年龄最大的为65岁,年龄最小的为17岁,平均年龄为(41±1.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8例,男女比例为5:2,年龄最大的为63岁,年龄最小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9±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介绍ICU环境ICU作为危重病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ICU配备了许多医疗设备,如CRRT机、除颤仪、呼吸机机、心电临护仪等.在患者进入到ICU后,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向患者介绍ICU内的相关情况,耐心的向患者介绍相关医疗器械,告知患者气管插管的目的.同时要将负责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介绍,多介绍医护人员精湛的技术,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了解,提高患者对ICU的适应度,进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2.2心理辅导对于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来说,在接受完气管插管后,由于暂时失去了语言的交流能力,很容易在恐慌、焦虑的心理,担心自己医生向自己隐瞒了病情.为此,护理人员要护士要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病情,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面带微笑,语言要温和,态度要热情,用行动去感化患者,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身体产生影响,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进而争取患者的配合治疗.1.2.3稳定患者情绪ICU作为医院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当患者被转入到ICU后,由于自身对疾病的了解不足,很容易产生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忧虑自己的病能否治愈,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又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健康的恢复失去信心.这类心理一旦出现,往往不会逆转,所以要及时观察,给予体贴、关心和必要的教育,以改变其消极态度.工作中就更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不嫌烦、不嫌脏,并主动向他们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稳定患者情绪,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1.3统计学分析对此次研究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对数据研究结果用t进行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了2例消极的心理问题(1例抑郁、1例烦躁),消极心理的发生率为7.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5)d;气管插管次数为(1±0.5)次;在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9例消极的心理问题,包括3例抑郁、4例恐惧、2例烦躁,消极心理的发生率为32.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2.5)d,气管插管次数为(4±0.5)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5)如表一.

3讨论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一些疾病的发生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危重病的发生直接威胁到了危重病症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年来,危重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危重症患者需要进入到ICU进行治疗.当患者进入到封闭的ICU病房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患者往往难以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本院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有效地争取了患者的主动配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保障[2-3].在ICU抢救的过程中,机械通气是一道必要的程序,机械通气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进而使得患者暂时丧失语言的能力[4-5].面对机械通气过程中带来的不适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恐惧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6-7].为此,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有着极大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当中[8-9].针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顾虑,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有助于患者预后[10-11].通过此次研究,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患者康复,还能贯穿于对患者实施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谢美华.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3(15):123-124.[2]侯丽,何蕾,朱红娟,李雯,王超,陈振.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静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3,04(22):647-648.[3]吴美君,祁瑛.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06(18):685-687.[4]廖穗丰,李爱花,马丽珍,陈文婷.心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8(22):131-132.[5]崔轮盟,郭永波,邵忠玲.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9):338-339.[6]黄妮娜,刘爱侠,卢嫦清,何军.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22:34-35.[7]陈泓伯,刘俊,陈利钦,王功朝.每日唤醒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09(13):1029-1034.[8]孙小丽.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0(21):166-167.[9]许贝,曾佩.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不良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03(15):338-342.[10]曾莉,岑琼,胡波.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程序化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5(24):13-15.[11]周燕飞,黄丽丽.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4,36(19):814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