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王继周洪润生

王继周洪润生(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广东潮州521000)

【摘要】消化道疾病(主要是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难点。既往的诊断方法总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胶囊内镜的面世和临床运用为消化道疾病诊断带来了历史性变革。本文主要剖析了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安全性。

【关键词】胶囊内镜消化道疾病价值安全性

小肠位于消化系中段,由于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是整个胃肠道中最难检测的部分,又因小肠长度长、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使传统的检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小肠疾病的诊断远落后于胃肠道其他部位。世界上首粒胶囊内镜(capsuleendoscopy,CE)于1999年问世,2001年获得FDA批准上市。CE填补了小肠无创性、可视化检查的空白,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估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

1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1.1不明原因消化系出血(OGIB)

该病指常规胃镜和结直肠镜检查未能发现异常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系出血,约占消化系出血的5%。OGIB是第1个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FDA)认可的CE的适应证。目前,OGIB者占CE检查总数的70%-80%,CE对成年OGIB患者的诊断作用已被明确。一项荟萃分析显示,CE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平均能提高约37%的OGIB诊断率。而CE与双气囊内镜比较,虽然两者诊断率相似(前者为59。4%-80%,后者为42.9%-60%),但是CE有较高的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约为90.6%,而后者仅有62.5%(p<0.05)。另有研究发现,CE对显性OGIB的诊断率明显高于隐性出血者,一旦出血后,检查越早,CE诊断率越高。有专家组在总结了目前关于OGIB的研究后,同意胶囊内镜对于OGIB有较高的诊断率,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能为后续的诊疗提供有效的依据。他们建议,对于那些行上下消化系内镜检查阴性的OGIB者。CE为首选的检查工具,而后续的治疗性检查包括推进式内镜、双气囊内镜、术中内镜等。

1.2克罗恩病(CD)

克罗恩病是累及全消化系的非特异性炎症,以小肠为主。既往诊断以临床、内镜和小肠气钡为主,检出率较低,尤其是累及小肠时。随着检查手段的更新,胶囊内镜作为克罗恩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认可,尤其对轻度、早期和中段空肠至近段刚肠病变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对于结肠镜或小肠影像学检查正常的可疑CD者,CE发现病变率为43%-71%,并且能够鉴别病变累及的范围。此外,CE的结果有可能会成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最近一项荟萃分析(包括9项研究250名患者)比较了CE和钡剂造影的诊断率,结果CE的为63%。而钡剂造影仅有23%;CE和回结肠镜比较,诊断率分别为61%和46%(四项研究114名患者);CE和CT钡剂灌肠比较,诊断率分别为69%和30%(3项研究93名患者)。对于已经确诊为CD者或可疑小肠复发者,CE相对于其他检查方法,在诊断率上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对于可疑的CD新发病者,后续分析显示CE的诊断率与其他检查方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一项关于CE和结肠镜检台克罗恩病术后复发情况的对比研究发现,CE的敏感性低于结肠镜,检查末梢回肠复发,结肠镜是更好的首选工具。另有研究发现,CE与结肠镜和小肠钡餐透视相比,对近段回肠病变的诊断率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对末梢回肠的诊断却没有明显的差别。关于CE对可疑CD者、术后CD者(特别是怀疑末梢回肠复发者)的作用,仍需要更大型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目前在使用CE诊断CD方面,仍缺乏明确有效的诊断标准,因此CE检查结果必须谨慎分析。不过,已经有人基于CE的检查结果(红斑、水肿、结节状、溃疡和狭窄等),提出了CD诊断评分表。该表对CD诊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如何,有待进一步的临床分析。

2胶囊内镜的安全性

2.1禁忌症

凡属能妨碍胶囊正常通过消化系的疾病均属CE检查的禁忌症,如:已知或怀疑胃肠道狭窄、梗阻、穿孔、肠瘘、消化系大憩室等。胶囊内镜不能用于吞咽障碍者,以免引起误吸。怀孕者使用胶囊内镜的安全性仍未经证实。理论上。胶囊内镜、记录仪发出的无线电波会跟永久性起搏器(PPM)、植入式心脏除颤仪(ICD)相巨干扰。CE生产商已把他们列为相关的禁忌症。尽管已有小规模的研究显示,PPM或ICD者使用CE检查时,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且胶囊摄像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但仍需更大型的研究来证实安全性。

2.2并发症

总的来说,胶囊内镜是一种安全、容易耐受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的并发症,是胶囊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即胶囊滞留)所带来的风险。胶囊在消化系里停留2wk或以上定义为胶囊滞留,需要相关的药物、内镜或外科干涉。滞留的发生率与基础疾病相关,高风险疾病包括:CD、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的肠道狭窄、放射性肠炎和小肠肿瘤。即使是正常的小肠,也不能完全避免滞留的发生。研究指出,胶囊滞留OGIB者为5%,可疑克罗恩病者为1.4%,确诊克罗恩病者达8%以上。可疑小肠梗阻者更是高达21%。773名健康志愿者行胶囊内镜检杏,滞留发生率则为0%。

因此,检查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以评估发生胶囊滞留的风险。有梗阻症状或有高度滞留风险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应该先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肠道狭窄。然而,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胶囊能安全通过,因为胶囊滞留同样可以出现在钡餐检查或钡剂灌肠正常的患者中。虽然胶囊滞留大多数无明显症状,但一旦发生,有可能会诱发急性肠梗阻。最近有报道说,3名患者因胶囊滞留诱发急性小肠梗阻,并且需要手术或者插入型内镜取出胶囊哺引。因此,如果胶囊没有拍摄到结肠的照片,而患者又没有观察到胶囊伴随大便排出,有必要行腹部平片检查,以确认是否有胶囊滞留。在患者没有排出胶囊前,不能进行MRI检查。胶囊滞留一旦确诊,内镜(双气囊内镜)或手术是有效的取出方法。治疗时机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除非出现明显的症状。同时,治疗不仅仅限于取出胶囊,还可以对病灶行病理活枪、切除等。

参考文献

[1]楼杰.李建阳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1(2)

[2]陈佩莲胶囊内镜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与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0)

[3]窦胜昔胶囊内镜检查前两种清肠剂肠道准备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