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翟云西

翟云西

(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通226008)

【摘要】目的:了解钟秀街道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现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今后计划免疫工作重点。方法:查看2011年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所有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核实基本资料和疫苗接种信息,找出应补种儿童和应补种疫苗针次,了解儿童建卡建证及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结果:共调查钟秀街道2所小学入学新生328人,查验328人,查验合格181人,合格率55.18%。结论:加强计卫专干的领导;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走访核查;落实应种儿童未种原因调查,及时通知相应儿童补种疫苗等工作能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

【关键词】免疫规划;全程免疫;预防接种证;合格率;建证率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377-02

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江苏省将11种一类疫苗纳入国家常规免疫规划。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疫苗接种时序安排,适龄儿童在2周岁完成乙脑疫苗加强免疫后,在以后的3、4、6周岁时分别每年仅需完成一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频次明显减少,常因家长淡忘、疏忽、接种点通知不到位等原因,使这些儿童不能及时接种相应疫苗,出现年龄组越大,儿童相应疫苗接种率越低的现象。近年来钟秀街道加强以计卫专干为主线的基层信息网络建设,定期开展流动儿童走访核查;落实应种儿童未种原因调查,通知相应儿童及时前来补种疫苗;利用每年的入学入托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给漏种儿童补种疫苗等相应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努力提高相应疫苗的接种率,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为了解工作效果,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整今后计划免疫工作重点,我们决定对我街道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进行评估。按疫苗免疫程序要求,儿童在满6周岁后应及时完成所有一类疫苗的全程免疫,而每年秋季入学的新生正是这些儿童,因此在2011年9月,我们决定结合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开展一次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的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辖区内2011年度所有秋季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所有新生。

1.2方法

查看所有入学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核实基本资料和疫苗接种信息,找出应补种儿童和应补种疫苗针次,了解儿童建卡建证及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

2.结果

此次共调查钟秀街道2所小学入学新生328人,取得了所有学生的预防接种证,与中心防保科《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信息核对后,汇总建卡建证质量、疫苗全程免疫情况及疫苗加强补种人次占比等内容。

2.1入学新生建卡建证质量和疫苗全程免疫合格情况统计详见表1。

注:疫苗加强儿童是指年龄达到麻疹疫苗18月龄、乙脑疫苗2岁、脊灰疫苗4岁、白破疫苗6岁、A+C流脑疫苗6岁的儿童。

3.讨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两方面问题:

3.1一年级新生都能凭证入学(附表1提示建证率为100%),未发现漏卡儿童,说明这几年以计卫专干为主线的基层信息网络在每月的适龄儿童调查摸底和入学入托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2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水平仍令人堪忧(疫苗全程合格率55.18%)。从附表2、附表3可以看出,应补种疫苗基本上都是需加强接种的疫苗,且多为大年龄组儿童,其中仅6岁组儿童补种的白破疫苗和A+C流脑疫苗人次数就占应补种总人次数的88.32%(257/291),与其它年龄段需补种人次数有明显的差距。造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3.2.1儿童入园(托)后未开展全面查漏补种。散童3岁左右入园(托)时需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漏种疫苗儿童已给予疫苗补种,不久就到4岁脊灰疫苗加强,而后过两年才需接种白破疫苗和A+C流脑疫苗,故调查到的儿童其6岁组应补种的疫苗人次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需补人次数。

3.2.2家长方面的原因。随着儿童的长大,适龄儿童在2周岁完成乙脑疫苗加强免疫后,在以后的3、4、6周岁时分别仅需完成一次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疫苗接种针次明显减少,即使采取预约措施,家长常因淡忘、疏忽而未及时来接种。

3.2.3预防接种通知难以到位。流动人口是一组动态人群,居无定所,部分拆迁或移居他处的本地居民联系电话也发生改变,接种通知无法送达,短信通知无法获取,接种点虽采取一定的措施,仍使其得不到通知来补种疫苗。

3.2.4疫苗加强接种率考核要求低。因大年龄组儿童疫苗加强接种率一直以来都偏低,卫生主管部门在考核时对相应疫苗的接种率要求也明显低于其它疫苗,接种单位工作人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虽近两年明显提高了考核标准,但仍未能彻底改善。

3.2.5防保工作人员偏少。基层防保工作事杂量多,而工作人员又明显不足,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采取相应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免疫率。

3.2.6基层信息网络人员主要由计卫专干组成,他们能调查通知适龄儿童及时建卡,通知未种儿童补种疫苗,但对于疫苗接种是否及时,免疫质量如何却不能辨别,对提高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免疫率、及时率的效果不大。

4.建议

针对上述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状况不理想这一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4.1办理预防接种证手续时告知儿童家长,请其在住址、联系电话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接种点作相应变更。

4.2门诊接种登记时询问儿童家长,是否能收到疫苗接种短信通知,是否有住址或联系电话的变动,如有改动及时变更。

4.3在幼托机构开展计划免疫宣传,请幼儿园老师适时提醒儿童家长按预约时间带小孩前往接种点接种疫苗。

4.4坚持做好疫苗应种未种原因调查,及时发现并查找漏种儿童,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5继续做好入学入托儿童查验证工作,及时落实相应疫苗补种,这是有效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免疫合格率和疫苗接种及时率的最有效措施,为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发挥积极作用。

4.6注重防疫部门的自身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