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以《明朝的统治》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以《明朝的统治》为例

彭迎飞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材;对比

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关于着手编写新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初中一年级使用部编教材,在2018年覆盖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在部编历史教材投入使用的一年多以来,引起了许多学者和中学一线教师对其分析研究。本文拟对新旧两个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对比,以《明朝的统治》一课为例,发现新旧版本初中历史教材的不同之处。

一、新旧教材对比

新编的初中历史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还是在编写体例上来说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新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点”是指重要的历史事实,“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选取上,新版教材对各阶段的历史都选定了突出的主线,以显示历史发展的主题和关键问题,并围绕各时期的主线遴选史事。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为例,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出现的变化。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在《明朝的统治》一课中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两改两增一删”。“两改”表现为一是朱元璋图像的更改,旧教材朱元璋的图像选用的图片是明太祖的黑白简笔画像,脸型较为符合历史中对朱元璋的印象(鞋拔子脸),而新教材选取的是朱元璋的彩色画像,脸型较为圆润,跟旧教材中朱元璋完全两个不同的形象。二是减少了明朝特务政治篇幅。旧教材中对明朝的特务系统,除了正文的一段文字外,还用了两大段文字来描述明朝的特务人员遍布朝野上下。而新教材中只用了一小段文字来描述明朝的特务机构,但除了提及旧教材中的锦衣卫外还提及了东厂,东厂也是特务机构的组成部分。“两增”表现为一是增加了明朝的疆域图(1433年),在这幅明朝的疆域图中特意备注了小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奴儿干都司包括今天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强调在明朝时期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二是增加了设五军都督府,调兵统兵之权分散。相对与旧教材来说,新教材更加强调了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集政权与军权于一身。“一删”表现为删除了旧教材中的“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这一子目,取而代之的是明朝经济的发展,而在旧教材中将明朝的经济发展和清朝的经济发展放在了一课来讲述。而新教材删除“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这一子目删除好的一面是使这一刻的主题更加集中,即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且表明了时序性,但不好的一面表现为与后面知识点连贯性的中断,后面会造成学生一系列的疑问,比如明成祖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为什么明朝的都城突然从南京迁到了北京等。

二、新教材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明朝的统治》一课的新旧教材的对比,我们发现新教材在许多地方都做了很大的改变,纵观初中历史教材我们发现,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总体上,新教材在课目比旧教材少的前提下,内容要比旧教材丰富许多。在旧教材中每册教科书有22课的篇幅,而新版的教材只有21课的篇幅,而怎样把22课的篇幅压缩到21课的内容,相对于编写者来说是一项挑战。而新教材的编写在课目比旧教材少的前提下,内容不仅保证了历史发展的完整性,而且内容要比旧教材丰富了许多,比如在《明朝的统治》一课中,虽然只用了一小段文字来描写明朝的特务机构,但把特务机构的组成和职能都交代得很清楚,旧教材虽然描写明朝特务机构的文字较多,但是比较单一,只讲了明朝的锦衣卫及其职能,而没有提及东厂的设立及其职能,我们知道明朝东厂的权利实际是在锦衣卫之上,他的重要性是和锦衣卫并立的。(一)强调政治史和对外交往(比如一带一路),弱化文化史。在新教材中历史内容的编写体例是遵循时序性,而在旧教材中采用小的专题的形式来进行教材的编写。而遵从时序性的新教材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历史内容的政治性,通过不同朝代的政治史实串联起整个历史的发展,这在上面分析《明朝的统治》一课中也有体现。随着近年来我国实力的增强,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亚投行的成立,一带一路的发展,这些近年来我国的外交成果被编入了历史教材。而对文化史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和弱化。(二)强调以时间为线索。旧教材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教材的编写和编排,而新教材强调以时间为线索,更强调时序性。新教材均以朝代的发展顺序为线索,不再出现以某一个专题内容为一课的形式,比如旧教材中的《中国科举制度的创立》、《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等等。(三)强调对某些地区的“自古以来”(比如台湾、钓鱼岛、南海、西藏、新疆),弱化某些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总有部分分裂分子企图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挑战我们的底线。新教材中开始强调我国某些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领土,比如台湾、钓鱼岛、南海、西藏、新疆等,这在上面《明朝的统治》一课中也现对于旧教材增加了明朝的疆域图,也是体现了这一点。弱化了某些地区,比如近代被割让出去的外东北和漠北等地区。(四)民族关系史和政权并立部分从慎,强调“融合是趋势,统一是趋势”。在中国古代史中,往往朝代的更迭伴随着民族政权的交换,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编写过程中要慎之又慎,为了促进民族大团结,新版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始终贯穿和强调的主题就是“民族融合是趋势,统一是趋势”。

三、结语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相对于旧版教材来说更加符合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思维,更加注重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主体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彭迎飞(1992-),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在读,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