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高血压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鄢琴

鄢琴

(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四川成都610212)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中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更是一种多发病。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讲,其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也各不相同,而且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和合并症、心血管的状态也不尽相同。高血压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疾病,只能够通过改善生活作息,联合用药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在一个较为平稳的,安全的范围之内。虽然高血压不能被根治,但是如果能够良好的控制,那么将极大的减少其并发症的产生,对患者的远期预后、生存率都有很大的改善。那么,高血压患者生活中有哪些事项是要注意的呢?

一、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慢病之王”,对于慢性疾病而言,最可怕的并不是仅仅是疾病本身,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疾病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它们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了解此类疾病的主要危害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高血压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增加血管壁的负担

血压的升高,会让血管壁的负担加重,在高压的长期作用下,血管壁的厚度和硬度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血管通道变窄,导致动脉硬化,会造成供血不足,可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2、增加心脏负担

心脏作为人体的供血部位,如果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也会增加,长期的心脏负担会使心脏心室壁变得更厚,从而引发心力衰竭,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的会危急到患者的生命。

3、引起中风

人体的血压升高,会很容易造成一些比较软细的血管破裂,如脑部的血管,一旦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就会出现脑溢血,从而引起中风,轻则昏迷,重则死亡。

4、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高血压和肾脏损害的相互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很容易造成肾小动脉出现硬化,导致肾脏的供血不足,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尿毒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二、高血压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1、高血压要注意季节,高血压病人在热天的时候,血压控制得不错,但是到冬季,季节变化的时候,发现原来吃的药降血压效果不太好,因为到冬季以后血管收缩,它的阻力增加,血压就会高。冬季的时候,很多高血压病人发现并发症更多了,脑出血也多,心衰也多。热天的时候患者的情况就会改善很多,在天气暖和的时候,降压药可适当的减少点,在冬季的时候要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

2、在每一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如每天早晨,凌晨4点钟到上午10点钟,这个时间段叫做晨峰现象,容易发生心梗、脑卒中、脑梗塞或者脑出血的危险,这个时间段血压很高,很多老年人在四五点钟就醒了,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不安,起来早,大小便都是在早晨解决,还要做早餐、送孙子,还要打扫房间,同时晚上又没有进水,血液粘稠度也会增加,这个时候是好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最高峰时间段,所以把早晨的血压、上午的血压控制好是最主要的。还有一个小高峰,就是下午四五点钟,血压可能会有点高,这个时候是下班的时候,也是下午要准备晚餐的时候,还是带孙子、接孙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心里很烦,事情也比较多,心很急,时间比较紧迫,这时也有一些神经的因素在里边,所以一天要注意两个高峰,一年要注意季节的变更。

3、平常注意情绪的改变,很多患者,特别老年患者睡眠不好,第二天血压就会高,保证优质的睡眠对血压的控制和达标是很重要的。高血压病人要保证优质的睡眠,70岁以下8小时,70岁以上7小时,夜间不要熬夜,不要喝浓茶,不要喝咖啡,不要追剧,不要玩手机玩得时间过长,要保证第二天的血压。

4、服药要达到24小时都达标,如果24小时都能达标,全年都能达标,高血压的并发症就会减少很多。在诊断的时候还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看全天的血压能不能达到标准的范围,这样安全性就保证了,风险就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就会低很多。

5、高血压病人在平常生活的时候除了要注意上述这些事项外,还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热量、高盐分的食物。很多高血压病人是血气方刚的,面色潮红很容易激动,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的,情绪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对血压的影响也很重要。注意以上的这些方面,对血压、心情平和也是很重要的。

6、适度的运动,在日常的生活中,适度的运动对于高血压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度的运动,要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度,不要过度运动,一般建议慢跑、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但是对于一些血压较高的患者,我们建议应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