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刘俊骥张辉刘亚岚

刘俊骥张辉刘亚岚

邵阳中心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对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讨论,以供临床医学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29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药物(卡倍他滨)进行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进行临床治疗。在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病情复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其显著的临床应用性,其可以有效延缓肝癌患者的复发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索拉非尼;肝癌;疗效;临床分析

本文主要对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讨论,意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理论参考。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29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一共有1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6例,女性患者占8例,年龄在39~60岁之间,平均年龄(47.16±3.37)岁,病程在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3±0.11)年;观察组中一共有15例患者,男性患者占7例,女性患者占8例,年龄在37~60岁之间,平均年龄(47.15±3.36)岁,病程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33±0.12)年。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因此,2组之间可以进行组间数据良性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药物(卡倍他滨)进行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进行临床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如下:

1.2.1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卡倍他滨2次,且每日的服药剂量维持在1500mg,在连服用了2周的情况下停止用药1星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的副毒反应,若未有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患者机体可以耐受住药效的情况下),即可继续按上述的用药方式进行治疗[1]。

1.2.2观察组:患者每日服用索拉非尼2次,且每日的初始剂量维持在400mg,在连续服药了1周之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药剂量调整,即每日的服药剂量保持在800mg即可[2]。

1.3观察项目在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病情复发率,并进行分析。其中,生存率越高,且复发率越低,则代表该组的治疗方式相对较好。

1.4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A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若P<0.05则认为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2组患者在1年之后的生存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可以得出:①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2组患者的观察项目对比表

组别例数生存率复发率

观察组1593.33%66.66%

对照组1457.14%92.86%

注:p<0.05

3讨论

肝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3],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已然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在临床中,治疗肝癌的药物相对较多,其中,以卡倍他滨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该类药物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但其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药物的疗效性相对较低,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4],因此,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寻找出治疗肝癌的最佳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索拉非尼是一种全新型的多激酶抑制,是一种应用于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口服药物。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5],索拉非尼在同一时间段中,可抑制多种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表面上的激酶,如:RAF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由此可见,索拉非尼具有较强的双重抗肿瘤性作用,如:①可以通过抑制机体内部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进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②可以直接阻断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内部肿瘤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索拉非尼的药物利用度相对较高,其可以通过机体肝脏代谢酶进行氧化代谢,以此大大提高药物在机体中的利用率。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①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3.33%,对照组的生存率为57.14%。②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6.66%,对照组的复发率为92.86%,因此,与卡倍他滨相比,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这也由此证明了,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中,是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患者中,有其显著的临床应用性,其可以有效延缓肝癌患者的复发时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萍萍,吕喜英,刘兰芳等.索拉非尼口服联合放疗治疗肝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50):44-45.

[2]阚和平,谭永法,周杰等.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疗效与肿瘤组织Ki-67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8):1549-1551.

[3]张玉山,高国生.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7):99-101.

[4]储玉山,朱小庆,张玉宇等.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0):810-814.

[5]庞旭峰,余晓晨,王祖森等.肝癌患者服用索拉非尼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4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