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财会人员的观念变革

/ 2

新时期企业财会人员的观念变革

汪培英(胜利油田经济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新时期企业财会人员在企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作用、在企业中找到自身位置的问题,首要的是企业财会人员应当在观念上来个重大变革。

要说企业财会人员观念的变革,不能不对我国现阶段企业财会人员的培养模式及弊端进行剖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从事财会工作的企业财会人员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会计系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各类毕业生。应该说,这种会计系培养企业财会人员的模式,已经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素质较高的企业财会人员。但是,必须看到,现有企业财会人员在基本素质上的许多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培养模式上的弊端:(1)企业财会人员普遍缺乏战略眼光,很难将自己的财会管理工作主动地融入企业管理系统中去:他们往往就会计论会计、就财务论财务,在实践中很容易使财会部门处于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立的境地;(2)从总体上看,企业财会人员在具备较扎实的财会理论功底和基本专业工作能力的同时,普遍缺乏与做好财会工作密切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和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沟通能力。企业财会人员基本素质的这种先天不足,极大地困扰着企业的管理层,也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财会人员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某一个职能部门或某个个人的成功,不一定能够导致企业整体的成功。企业整体的成功,绝不是企业内部哪一个职能部门或哪一个个人成功的结果,而是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系统化协作、向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团结奋进的结果。

一、企业财会人员应从天然的执法者转变为企业中的和谐分子

由于企业财会人员的日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企业财会人员很容易将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性质定为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法者,从而在行为上经常容易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和人员冲突与对立。这种情形的出现,使得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很难在企业内部发挥应有的职能管理作用。

实际上,我国新修订的、于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是说,是单位负责人而不是企业的企业财会人员应当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因此,企业财会人员天然执法者的观念与形象必须改变,使自己成为企业管理系统中与人力资源、生产、营销等职能部门协调合作的和谐分子。

二、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的全员观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涉及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成果的分配活动。谈及加强财务管理问题,人们也往往想到加强财务部门的管理,或者加强财务部门对企业相关业务的管理。但是,必须看到,不论是企业重大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还是财务成果的分配活动,均不是财务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在筹资方案的确定、筹资渠道的选择和资本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没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企业资金的投向、重大投资决策的做出以及实施均应由财务部门以外的高层管理者以及企业其他部门的参与才能实现。企业财务成果的分配,更是广泛影响到企业股东、雇员以及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活动,其决策也不是财务部门单独可以做出的。

三、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观

从目前的实际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普遍缺乏战略观,难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这导致了实践中的财务管理往往局限于日常事务性的、近期的活动,难以顾及企业战略的实施。相当多的企业家已经痛切地感受到,企业的战略规划,由于难以得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有力支持而在实施中举步维艰。因此,未来的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站在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高度组织和开展财务管理活动

四、要树立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观

无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还是企业会计理论,均将人力资源视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在谈及人力资源成本问题时,人们往往关注某些特定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实际“消耗”,如特定人力资源的工资、奖金、福利等。但是,从现代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上述企业对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成本,仅仅是企业的“付现成本”,即企业的现金支付成本,并不是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全部成本。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全部成本,除了上述“付现成本”外,还应当包括企业使用特定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即在特定岗位上使用了不恰当的人而对企业造成的潜在的机会损失。而对这种机会损失的确定和计量,财务部门就应当有概念,也应当有作为。

第五、要树立企业财务管理的营销观

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被认为是企业营销部门的事情。因此,在目前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如广告策划、媒体选择、销售信用政策的制定等等,其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的营销部门,财务部门一般参与较少。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相当多的营销成功、企业失败的事例。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不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和市场容量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也许在这些企业的广告策划者的眼里,广告的覆盖范围越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实际上,撇开特定产品的市场特征不论,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最大”等基本原理就直接告诉我们,并不是广告投入越多,企业的效益就越多。

第六、要树立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观

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是一个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但是,对财务信息质量的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均缺乏深入研究。这一点,从关于财务信息质量的谈论主要以现有财务会计理论为基础进行可以得到验证。例如我们在谈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同时,并没有深入研究什么是资产的质量,优质资产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没有深入研究什么是资本的质量,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良好的资本结构的特征又是什么;也没有深入研究什么是利润的质量,利润质量高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更没有深入研究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等等,当然,在理论界对有关财务状况质量分析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要求企业财会工作者能够进行高质量的分析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