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学院为平台促进中外合作高校关系深入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以孔子学院为平台促进中外合作高校关系深入发展

何小英

何小英

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与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是孔子学院最具特色的一种办学模式。孔子学院与中外合作高校相互支持,互利共赢。本文以法国巴黎七大孔子学院为例,说明孔子学院是促进中外合作高校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孔子学院;交流与合作

作为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不仅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品牌,其独特的合作及运营模式也使其成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促进中、外合作高校国际化交流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武汉大学与法国巴黎七大合作创建的巴黎七大孔子学院为例,说明孔子学院在促进两校合作关系深入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孔子学院促进了两校校际层面的频繁往来

根据孔子学院的章程,孔子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以审议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总结报告、项目实施方案及其预决算等。理事会一般轮流在两校召开。两校均有校级领导担任理事会成员,这就为两校校际层面的频繁往来奠定了制度基础。自巴黎七大孔子学院于2007年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两校校领导定期互访,增进了了解,也培育了信任和友谊。事实上,在孔子学院理事会上,双方不仅讨论如何推动孔子学院的发展及中国语言文化教学的发展,也会交流两校各自最新的发展情况、重要的战略规划以及探讨如何推动两校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高层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各方的合作与交流。武汉大学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因为有了孔子学院,十多年来,武汉大学和巴黎七大一直视对方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二、孔子学院促进了两校教师之间的互访讲学

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孔子学院经常开办一些“中国系列”的学术讲座,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当代社会等,需要定期从国内邀请一些学术成果突出,有一定语言交流能力的学者赴孔子学院进行短期讲学。武汉大学专门开设了“武大专家赴孔子学院巡讲”项目,每年推选3至5名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赴孔子学院短期交流。通过短期交流,展示武汉大学的优秀学术成果,提升武汉大学在海外的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外方而言,讲学的意义至少在于恢复共同记忆,增进亲和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精神驱动力,也能促进中外双方相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接触、交流与思想碰撞。它实际上赋予了孔子学院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之外学术交流的新功能。因此孔子学院院长及外方学校对巡讲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同时,武汉大学也积极邀请巴黎七大口述文学、民俗学、美国诗歌文学等领域的学者来校讲学,加强双方的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们的国际视野。

三、孔子学院促进了两校学生交流的双向发展

武汉大学与巴黎七大于2003年正式签署第一份合作协议,并在此框架下开展师生交流。作为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的唯一一所集人文、理工与医学于一体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巴黎七大对武汉大学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交流合作开始的最初五年内,每年赴巴黎七大交流的5个名额竞争激烈,学院需要为提出申请的学生们组织专门的选拔考试以确定推荐人选。而同期巴黎七大赴武汉大学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随着孔子学院在巴黎七大校园内的设立,巴黎七大的学生们不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高涨,而且有了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窗口,对武汉大学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赴武汉大学进行常规学期交流和参加短期夏令营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最近几年,巴黎七大每年赴武汉大学交流的学生人数已超过武汉大学派往巴黎七大的学生人数。武汉大学对法国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加。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学校开设了英文授课课程,改善了留学生住宿条件,便于接收国外交流学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孔子学院的宣介作用。

四、孔子学院促进了两校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

为促进双方高校之间的全面合作,经国家汉办批准,巴黎七大孔子学院于2016年成立了孔子学院基金,约定每年提取孔子学院收入盈余的固定比例注入基金,用于资助两校学院、学科及学者之间的交流互访;所属学校支付相关人员的国际旅费,接待学校支付相关人员的落地费用,以促进双方在教学及科研领域开展更多实质性和高层次的合作项目。2016年,经过双方招标和共同评审,计算语言、口腔医学和“天空意象”三个项目纳入首批资助计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空意象”(FiguresduCiel)是巴黎七大倡议的一个跨学科、创新性研究主题,汇集了语言学、文学、哲学、天体物理学、医学等各个不同专业的知名教师和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从不同专业角度对天空与人类、天空与自然、天空与度、天空与梦等问题进行探讨,促进中法文化的理解和互相借鉴,从而为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2017年10月,在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庆典之际,双方团队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2018年5月,法方团队回访武汉大学,举行了第二次研讨会;2018年10月,第三次研讨会又将在巴黎举行。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后期可能会通过展览、出版等形式表现。

参考文献:

[1]严晓鹏.郭保林.议孔子学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2]赵跃.孔子学院与高校协同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

[3]周汉斌.法国孔子学院札记[J].法国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