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循证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

谢莉萍

谢莉萍(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肛肠一科361001)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311-02

【摘要】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肛肠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循症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循征护理干预后排便排尿效果满意,并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关键词】循征护理干预肛肠外科术后排便排尿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和大肠部位的疾病[1],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的肛门部疾病有痔疮、肛痿、肛门瘙痒等,临床主要症状有便血、肛门直肠坠胀、肛门直肠疼痛、腹痛、肛门流出分泌物等,肛肠疾病患者大多对该病都不太重视,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128例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循征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选择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患者128例,男60例,女68例,年龄29-79岁,其中痔疮手术89例,肛瘘手术3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男33例,女37例,平均年龄39.2±2.3岁;对照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8±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成立循征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的成员包括病区护士长、督导护士及组员各一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小组成员均接受EBN相关知识培训,并掌握循征护理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由循征护理小组找出导致患者术后排便排尿不畅的相关问题并作为研究的题目,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选择可靠的资料作为证据与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征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2],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患者要承受很大的思想压力,加上术后部位疼痛,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安慰和开导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者关系;②排便排尿困难护理,大多数患者怕术后排便排尿会影响创面愈合或感染,加上排便排尿的疼痛,很多患者强忍着不敢排便排尿,最终导致便秘。护理人员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如因伤口疼痛而不敢排便的,应给予适当的止痛剂,鼓励患者放松思想,排净粪便,便秘严重患者,可给予口服麻仁丸或用开塞露塞肛,排尿困难者可用热毛巾敷下腹部,或听水流声,促使患者自行排尿。③饮食护理,术后6h可进食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富含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多饮水;④坐浴,给予1:5000高锰酸钾水溶液坐浴,坐浴可以使创面得到清洁,还可以减轻局部炎性,促进创面愈合。

1.3指标观察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及术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患者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Qmax、PVR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x-±s)

注:*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循征护理是护理人员慎重、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技能、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证据,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3]。肛肠外科手术由于部位特殊,术后排便排尿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术后创面愈合,本文通过对128例肛肠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循征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焦虑的情绪,大大减轻了患者排便排尿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钱秀芳,金晓红,赵惠丽.缩肛运动对腹部术后老年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8,23(14):18-19.

[2]徐雪蕾.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5):401-2.

[3]宋来花.早期活动干预促进阑尾手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