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青少年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甘灵杰甘翰钊

甘灵杰甘翰钊

(慧腾青少年成长训练营湖南岳阳410500)

【摘要】青少年的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因素。本文从网络化时代学生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在解决青少年依赖问题中,学校、社会和家长以及青少年自身应该做的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依赖;产生原因;网络依赖;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255-02

青少年依赖问题一直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网络、手机和富裕的经济条件让年轻一代在享受更好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物质的依赖心理也变得更加严重[1]。很多青少年经不起任何的挫折,遇到问题坐等家人和朋友的救助,还有一些青少年因为依赖和拖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依赖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隐患,教师和家长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1.青少年依赖产生的原因

1.1青少年成长中的家庭环境因素

青少年依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有多种,归根结底还是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因素造就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与同学相处的能力,但是却无法完全替代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孩子的成长必须由正确的家庭教育入手,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独立自强的性格。

90后和00后成长起来的新青年,在物质条件上获得了巨大改善。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面临的学习压力也小很多。这种生活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年轻一代的综合素质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同时也使青少年依赖家庭,不愿艰苦奋斗的风气开始出现。相对于上一代人,现在的孩子谈论的更多是父母和偶像明星,对于自己的将来,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家庭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的奋斗。年轻一代有很多的梦想,他们希望获得成功和社会的认可,但是他们对通往成功路上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却一无所知,家长的过分宠爱和物质满足削弱了他们进取的动力,成为他们依赖心理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2]。

当今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奶奶辈的隔代教育成为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为了不让孙子辈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很多老一代人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过分溺爱不但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也让孩子过分依赖家庭的帮助无法自拔。

1.2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因素

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面对的诱惑比老一代要多。当年70后和80后的青少年因为被录像厅、台球厅和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诱惑时,家长和学校的恐慌和过度反应至今仍历历在目。而新一代的青少年面临的诱惑和可以依赖的东西要多得多,但家长们却没有当年的过度反应。

网络是青少年依赖的重灾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传播使青年一代越来越没有耐心去深入的了解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巨大的信息量会迅速的将消息推向更大的范围,青少年更加依赖网上的信息指导[3]。青年一代的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式网络依赖更表现在对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的依赖。

网络技术的渗透使人们在网上进行教育、医疗和商务活动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在享受信息通畅、心理愉悦的同时,也陷入了自我制造的虚拟空间,一些人把网络当成了现实,造成心理依赖和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沟通交往减少。很多年轻人将网络当成了排遣对象,逐步形成网络依赖症。

青少年依赖心理的形成离不了媒体和舆论的引导。现在有很多的媒体以收益率和收视效益为指导,商业化倾向日渐加深,很多媒体丧失自己的底线,放弃了作为媒体的责任和舆论引导,使没有社会阅历的青年一代无法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当年轻人在现实世界中遭遇挫折后,会更加依赖网络和家庭的保护,也会造成他们的依赖心理更加严重。

1.3青少年依赖形成中学校的责任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活动场所,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同学、老师一起度过的。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学校教育除了教给他们书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外,对他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和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重视,很多学校已经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分数评价学生的评价标准。但是对于青少年的依赖问题,学校由于人员编制和经费等的限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很多学校并没有独立的心理辅导教师,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再加上在学校学习紧张,很多教师就忽视了对青少年性格的培养。

青少年在学校半封闭的成长环境中有老师、同学的帮助,在家里有家长的宠爱和娇惯,凡事都有人帮助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青少年的依赖性,使他们更加不注重自己的独立办事能力和性格的培养,一旦走向社会,就会完全陷入被动局面。

2.青少年依赖问题对策

2.1加强社会对青少年依赖问题的重视

青少年依赖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以网络依赖为主,主要表现是网络成瘾,网络社交软件造成的现实社交恐惧症和游戏上瘾引发的焦虑症等。对于这种依赖除了国家层面通过法律进行限制之外,对青少年来说,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社会观念对青少年减少依赖性起着至关总要的因素。青少年应该多参加社会活动,社会上也要给予青少年的团队活动给予足够的理解。

对家长来说,孩子不但是自己家的宝贝,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迟早都要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不可能永远在父母长辈的保护之下生活,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和对手机、电脑等物品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出现社交能力退化,动手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2加强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

中国学校的素质教育进行了多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改变了人们对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应该看到,在应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上,中学阶段面临的问题很多,改进的空间也很大。

中学由于升学和上级对学校成绩的考核压力,不会放松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督促。这种压力也会传导到一线教师身上,教师在面临着巨大的考核评价压力下,无法去关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变化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很多学校的编制和经费向一线教师倾斜,并没有设置专职的心理辅导员,或者说专职辅导员的人数完全不够。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学校是要培养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不是单纯的考试型人才。只有明确了这个目标才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和抵御各种依赖心理的产生的根源。

2.3青少年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依赖行为

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和诱惑很多,在中国的现在的环境下很容易就会出现如网络依赖,对父母的金钱依赖以及遇到问题后对老师,同学的依赖等等。这种依赖心理的产生首先是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对问题的看法不到位形成的。青少年自身应该对依赖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青少年只有将自己的业余精力放在现实世界中,加强与周围朋友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但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也能够更好的防止掉入依赖的陷阱里。

3.结语

青少年依赖问题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政府、学校和全社会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青少年才能更好的摆脱依赖问题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李利.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0.

[2]贾晴.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心理调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8:78-79.

[3]何书彩.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