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尘肺防治的环境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论我国尘肺防治的环境治理

尹宁宁

黑龙江省铁力市环境保护局152500尹宁宁

摘要:近年来,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方面,全世界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尘肺的预防上。1995年4月,ILO和WHO在国际职业卫生联合会(ICOH)的建议下发出“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的号召,目的是提供一个广泛的国际合作领域,号召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为在全球消灭尘肺而奋斗。尘肺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并且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职业病,在我国,尘肺的防治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关键词:尘肺防治

近年来,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方面,全世界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尘肺的预防上。1995年4月,ILO和WHO在国际职业卫生联合会(ICOH)的建议下发出“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的号召,目的是提供一个广泛的国际合作领域,号召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为在全球消灭尘肺而奋斗。尘肺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并且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职业病,在我国,尘肺的防治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建国50年来,在防止粉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预防尘肺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中型矿山和工厂尘肺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尘肺的发病工龄明显延长,尘肺病人得到了相应的治疗和安置,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国仍然是尘肺危害最严重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中小工业的兴起,使尘肺危害更为严重,要达到消除尘肺的目标仍是“任重而道远”。回顾总结50年来我国在尘肺防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相信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尘肺防治工作,最终达到在我国消灭尘肺将有裨益。

1.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是极为广泛的,也是最早的研究工作。正是由于50年代及60年代早期各地调查研究提供的资料,才使政府和企业认识到矽肺的严重性,也才有以后一系列的防止矽尘危害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全面了解我国尘肺发病情况及分布规律,1987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的这类调查研究的一个范例。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参加了这次调查工作。本次调查研究所取得的资料从根本上摸清了建国以来我国各历史年代诊断的尘肺及其在地理区域和工业行业的分布,分析了不同时期尘肺发病情况及死亡原因。更重要的是以这次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职业病报告系统使我国尘肺发病资料得以延续,成为我国尘肺病资料的主要来源。

2.尘肺治疗研究

解除尘肺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国开展的尘肺治疗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体现。从50年代开始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的方法探讨治疗矽肺,到60年代后期开始的治疗矽肺药物筛选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一些药物具有保护巨噬细胞、延缓或阻滞胶原合成的作用,如克矽平、汉防己甲素、磷酸喹哌及磷酸羟基喹哌、盐酸替络欧(矽宁)、有机铝制剂(柠檬酸铝等)。以动物实验研究为依据,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亦证明,这些药物对提高病人抵抗力、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有一定疗效。鉴于这些药物中有的长期大量应用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近几年开展的以减少单药剂量和联合用药治疗矽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全身麻醉技术的提高,近几年,一些地方开展了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根据国家“八五”矽肺治疗研究课题的资料分析,全肺灌洗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但没有证据表明有延缓或阻滞纤维化进展的作用。当然,对尘肺治疗的理论依据仍应该认真思索,治疗的指导思想必须做适当的调整,否则,可能会走弯路。医学基础理论告诉我们,纤维化是肺组织损伤的修复,是不可能消除的。同时,粉尘致纤维化机制的研究也表明,粉尘致纤维化是一个慢性的、有诸多生物学因素参与的生理病理过程。寻找治疗药物延缓或阻断纤维化的形成,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有可能的;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理论价值。这应该是针对纤维化治疗的指导思想。临床治疗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现有的一些生化、临床及胸部X线检查均没有找到可以评价延缓或阻断纤维化进展的恰当指标。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到尘肺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即实施控制临床症状的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控制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等综合措施。目前,矽肺治疗研究仍在进行,希望在指导思想上能够充分注意到这些理论问题,以使资料更具说服力。

回顾我国50年来尘肺防治工作的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但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对我国粉尘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小企业的兴起已成为新的粉尘危害的重要来源,不仅严重危害从业人员的健康,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国家和人民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防治粉尘危害的法制力度不够,企业重生产、轻危害治理的思想仍很严重;以工程防护为根本,狠抓防尘降尘的指导思想不明确,没有充分发挥工程技术防护人员的作用;从事尘肺防治工作的卫生人员缺乏和工程防护人员的有机联系,对尘肺一级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国家对一级及二级预防措施研究的投入不够,致使预防措施没有新的发现和提高。周恩来总理早在1962年就提出要在我国消灭矽肺的要求,世界许多国家也已经树立了消灭矽肺的范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尘肺这一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继续在我国存在下去。ILO/WHO已联合发出“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我国作为上述两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又是世界上尘肺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应该以积极的行动响应这一号召。首先是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制订我国消除和控制尘肺行动规划和目标。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在我国达到消灭尘肺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