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进针角度穿刺对疼痛与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不同进针角度穿刺对疼痛与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

周永英

周永英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是外周静脉输液常用的输液工具,婴幼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因此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婴幼儿治疗和抢救用药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住院小儿。由于小儿的好动性和不合作性,增加了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难度,穿刺角度的选择和护士的手感是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否一次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给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减轻小儿的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对小儿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对小儿疼痛的影响和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关键词】留置针进针角度穿刺方法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77-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到2013年12月对在我科室住院的200例婴幼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其中实验组男童48人,女童52人,对照组男童51人,女童49人,年龄1岁到3岁。两组性别,病情,病种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穿刺前准备工作将枕头放于床沿,枕上铺治疗巾,小儿横卧于床中央,助手将小儿头部固定于枕头上,同时固定小儿的四肢和躯体,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小儿,保持小儿头部的相对稳定。操作者置小儿头端,选择观察血管,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用途和要穿刺的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留置针输液宜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注意观察避开动静脉血管[1],剔去穿刺点周围的毛发。(直径大于8厘米)

1.3穿刺方法两组均采用年资及技术(工作10年取得护师资格)相当的护士进行穿刺,采用BD公司的Intima.1124G留置针和3M透明敷贴。按常规选择头皮静脉,用0.25%的碘伏消毒皮肤(8cm×8cm),一分钟后75%酒精脱碘,待消毒部位皮肤干燥后,左右松动留置针的套管和针芯,左手绷紧患儿的皮肤,右手持留置针翼,实验组采取30-40角度快速进针,见回血放低角度5-10度,再往前进针约2mm,确保外套管进入血管内后,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确定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用3M透明敷贴运用无张力的贴法固定留置针,留置针延长管采用U型固定,以减少血液回流,凝血。对照组同样常规消毒皮肤,左右松动留置针的套管和针芯,左手绷紧患儿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翼,采取10-20度缓慢进针,见回血放低角度5-10度,再往前进针约2mm,确保外套管进入血管内后,边退针芯边进套管,直至套管完全送入,同样采用无张力U型固定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组小儿一分钟内啼哭率和静脉穿刺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次穿刺成功的人数:实验组100例,成功94例,失败6例,一次性成功率94%。对照组成功82例,失败18例,一次性成功率82%,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实验组平均3-5天,对照组2-4天。[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的30-40度角度进针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20度角度进针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能间接起到减轻小儿疼痛的作用。这是因为实验组的30-40度角度快速进针方法,针头很快进入皮肤,在表皮停留的时间短,行程短,疼觉小。同时针头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小,表皮损伤范围小,相应的减轻小儿静脉穿刺的疼觉。甚至有的小儿没有感觉到疼痛时留置针已穿刺成功。对照组以10-20度角度缓慢进针时,穿刺阻力增大,留置针在皮下潜行距离相对增加,而皮下组织广泛分布神经末梢,外套管前端与组织摩擦使疼痛感增强,疼痛使小儿哭闹躁动,可使留置针在刺入血管时偏离方向或刺入过深刺破血管下壁,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实验组进针角度大,针头与皮肤接触面少,作用于针尖的压强大,留置针前行时所遇阻力减小,针尖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明显,套管前端与针芯不易分离和打弯,送管顺利,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对照组10-20度角度缓慢进针时穿刺角度小,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相对增大,进针后压强小,穿入血管后回血慢或不回血,易给穿刺者产生错觉,造成反复穿刺,如果用注射器抽回血,即浪费时间,又浪费注射器,又影响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稳、准、快、角度合适的一次性成功穿刺,既可以减少小儿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好血管,又有利于临床用药紧急抢救,消除小儿家长的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30-40度角度穿刺能够明显降低小儿疼痛感觉和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护士在操作过程当中要根据小儿胖瘦和所选择血管的部位等灵活运用把握。

参考文献

[1]陈金华,李林.留置针用于肿瘤和白血病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和评价.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5):52-53.

[2]熊国英.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进针角度穿刺效果比较.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5第7期第3卷.